[发明专利]一种使用一次性袋子进行狂犬病毒灭活、灭活剂水解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1901.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庄长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亦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4;C12M1/02;C12N7/00;C12N7/0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袋子 灭活 管道夹 硅胶管 水解 狂犬病毒 连接头 灭活剂 充液 囊式 充气 三通 内置搅拌器 病毒灭活 液体出口 液体入口 依次连接 病毒液 充气口 连接口 抗原 阀门 菌袋 排液 生产成本 开口 失败 改进 改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一次性袋子进行狂犬病毒灭活、灭活剂水解的装置及方法,其中灭活一次性袋子,开设有三个连接口,上部为充气口,连接充气组,底部分别为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分别连接充液组和排液组,袋子中央设有内置搅拌器;其中充气组由囊式滤器、硅胶管、管道夹组成,囊式滤器外包裹有无菌袋;充液组分别由连接头B、硅胶管、管道夹、三通及EZD阀门依次连接,三通的另一开口连接硅胶管、管道夹及连接头A;优点为:对一次性袋子进行了改造及合理使用,使病毒液的灭活/水解方法得到了改进,降低了病毒灭活失败风险、减少了抗原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疫苗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一次性袋子进行狂犬病毒灭活、灭活剂水解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疫苗生产车间病毒原液灭活时使用的容器主要为20L Nalgene塑料桶或不锈钢罐。一次性袋子主要用于生产中所需溶液的配制、储存、转移。使用20L桶或不锈钢罐进行狂犬病毒灭活前需要进行高压灭菌、清洁验证、检测清洁剂/消毒剂的残余等,一次性袋子有完整的厂家验证支持可以直接使用,用于规模化生产时可以减少清洁、灭菌环节,减少设备占用空间,成本相对较低。
使用20L桶或不锈钢罐需要使用磁力搅拌或摇床进行灭活剂与病毒原液的混匀,混合过程由于剧烈摇晃会产生大量泡沫,容易造成灭活不充分及抗原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一次性袋子进行狂犬病毒灭活、灭活剂水解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一次性袋子进行狂犬病毒灭活、灭活剂水解方法,包括灭活一次性袋子、水解一次性袋子及硅胶管,灭活一次性袋子开设有三个连接口,上部为充气口A,连接充气组A,底部分别为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分别连接充液组和排液组,袋子中央设有内置搅拌器A;其中充气组A由囊式滤器A、硅胶管A、管道夹A组成,囊式滤器A外包裹有无菌袋;充液组分别由连接头B、硅胶管、管道夹、三通及EZD阀门A依次连接,三通的另一开口连接硅胶管、管道夹及连接头A;排液组由连接头C、硅胶管及EZD阀门B依次连接;水解一次性袋子,开设有四个连接口,上部分别为连接充气组B的充气口B和连接灭活一次性袋子液体出口的进液口,底部分别为出液口和温度探头连接口,袋子中央设有内置搅拌器B;其中充气组B由囊式滤器B、硅胶管、管道夹组成,囊式滤器B外包裹有无菌袋;进液口通过进液组与灭活一次性袋子液体出口连接,进液组分别由连接头D、硅胶管、管道夹、三通及EZD阀门C依次连接,三通的另一开口连接硅胶管、管道夹及连接头E;出液口连接出液组,出液组由连接头F、硅胶管及EZD阀门D依次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生产细胞的复苏、传代,然后将传代的生产细胞置于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扩增培养;
②向微载体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处理液,调整微载体生物反应器的灌流速度为0,清洗生产细胞表面,在清洗后的生产细胞上接种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
③收获病毒液,进行过滤澄清,超滤浓缩;
④病毒浓缩液灭活:从灭活一次性袋子的顶部通过充气组A进行预充气,病毒浓缩液由连接头A口进入,灭活剂由连接头B进入,用PBS溶液由连接头B口进行顶洗,关闭EZD阀门A,置于2-8℃冷库中,持续搅拌灭活24h;
⑤病毒灭活液的转移:从水解一次性袋子的顶部通过充气组B进行预充气,然后置于具有TCU控温系统的水浴套筒中,将装有灭活病毒液的灭活一次性袋子的连接头C与水解一次性袋子的连接头E口相连接,进行病毒液的转移;
⑥水解去除灭活剂: 37℃水浴加热2h以使灭活剂完全水解,将NaOH溶液由连接头D进入水解一次性袋子,以调节病毒灭活液pH至7.4-7.8,水解后的病毒灭活液由连接头F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亦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亦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