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测试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51760.5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俊;李星;吴建平;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下一代互联网重大应用技术(北京)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8;H04L12/2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方丁一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测试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无线网络测试及评价方法,其中,包括:
测试无线网络的连通性和IP可达性;
测试无线网络基础性能和无线性能指标;
测试无线网络覆盖信号强度;
应用网页浏览感知评价方式测试用户无线网络体验;以及
对无线网络测试数据和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无线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测试及评价方法,其中,在测试前搭建无线网络测试平台,所述无线网络测试平台包括:
交换机,与Radius/DHCP服务器连接;
无线网络控制器,连接至交换机;
至少一个热点,连接至交换机,产生无线网络;以及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热点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测试及评价方法,其中,搭建无线网络测试平台包括:
清空热点的所有配置,在热点侧通过Console查看热点配置为初始化配置;
在无线网络控制器上配置SSID、认证方式、用户隔离、SSID对应的802.11协议类型;
将热点接入到交换机上,并使其能够与无线网络控制器进行关联;
采用web-portal的认证方式配置无线网络,对应SSID=Test,配置无线控制器动态Interface VLAN10和VLAN20;以及
检测无线网络控制器上用户终端的IP地址分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的所述的无线网络测试及评价方法,其中,测试无线网络的连通性和IP可达性包括至少以下步骤:
用户终端通过PING无线网络控制器管理接口地址的方式和/或通过HTTPS方式输入无线网络控制器管理接口地址的方式测试无线网络控制器的连通性和IP可达性;
登录无线网络控制器管理界面,通过其内置PING工具对热点的管理地址进行PING测试来测试热点的连通性和IP可达性;
用户终端通过PING交换机管理地址的方式和/或通过talnet方式远程登交换机的方式测试交换机的连通性和IP可达性;以及
用户终端通过PING Radius/DHCP服务器管理地址的方式测试Radius/DHCP服务器的连通性和IP可达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的所述的无线网络测试及评价方法,其中,测试无线网络基础性能和无线性能指标包括:
配置一台802.11a/b/g热点,同时打开802.11a频点以及802.11b/g频点,在热点上的2.4G和5.8G信道分别选择无干扰频点;
采用802.11a/b/g用户终端,分别接入802.11a无线网络和802.11b/g无线网络;
在用户终端上开启流量测试软件,在流量测试软件的控制端针对802.11a和802.11b/g无线网络分别建立两对上、下行pair;以及
测试用户终端在802.11a和802.11b/g无线网络同时接入情况下热点上、下行吞吐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的所述的无线网络测试及评价方法,其中,测试无线网络覆盖信号强度包括:
将客户终端连接上热点的无线网络,运行无线网络测试系统;
在配置页面选择对应无线网卡,当前连接无线热点信号的SSID,热点Mac地址,热点加密程度;
调整无线热点的信道避免和其他无线热点同频干扰,使得无线上网达到较佳效果;以及
测试热点的无线信号强度,判断是否达到覆盖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的所述的无线网络测试及评价方法,其中,应用网页浏览感知评价方式测试用户无线网络体验包括:用户终端发起网页浏览业务请求和Get请求信息时,采集发起DNS解析请求消息的时间,网页浏览请求GET的相应消息时间及终端收到目标网站返回网页文件最后一个数据分片包的时间,分析网站首字节响应时延Tfr和文件下载持续时间Tsd,获得网页文件完整显示时间T0和网页下载速率Rs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下一代互联网重大应用技术(北京)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未经下一代互联网重大应用技术(北京)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赛尔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7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的电路直接形成系统
- 下一篇:一种PCB电镀引线的去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