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间盘假体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1510.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梅;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间盘 假体持器 | ||
1.一种椎间盘假体持器,用以移动椎间盘假体,所述椎间盘假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终板(70)和第二终板(8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终板(70)和所述第二终板(80)之间的髓核(90),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盘假体持器包括:
固定部(10),所述固定部(10)具有朝向前方设置的开口,所述椎间盘假体能够从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0)中;
定位部(20),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0)上,所述定位部(20)为柔性带状物,所述定位部(20)能够从所述椎间盘假体的前方绕过所述椎间盘假体并将所述椎间盘假体固定在所述固定部(10)上;
所述定位部(20)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包括本体(1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11)两侧的支臂(12),两个所述支臂(12)和所述本体(11)之间形成所述开口,所述支臂(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终板(70)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支臂(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终板(80)的上表面相接触,并且所述髓核(90)限位在所述第一终板(70)和所述第二终板(80)之间,以使所述椎间盘假体保持预定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还包括与所述本体(11)和/或所述支臂(12)相连的第一挡板(13),所述第一挡板(13)夹设在所述第一终板(70)和所述髓核(90)之间,和/或,所述第一挡板(13)夹设在所述第二终板(80)和所述髓核(90)之间,以使所述椎间盘假体保持预定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盘假体持器还包括限位部(30),所述限位部(30)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0)上方的第二挡板(3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0)下方的第三挡板(32),所述第二挡板(31)与所述第一终板(70)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挡板(32)与所述第二终板(80)的下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31)和所述第三挡板(32)分别与所述支臂(12)间隔设置,所述本体(11)的位于所述第二挡板(31)和所述支臂(12)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切槽(14),所述本体(11)的位于所述第三挡板(32)和所述支臂(12)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切槽(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板(70)和/或所述第二终板(80)上设置有棘刺,所述第二挡板(31)和/或所述第三挡板(32)与所述棘刺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33),所述棘刺能够从所述椎间盘假体持器的前方进入所述第一避让孔(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刺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0)、限位部(30)与所述固定部(10)经3D打印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0)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部(10)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0)的厚度h满足:0.1mm≤h≤0.4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盘假体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盘假体持器还包括支撑杆(40),所述固定部(10)设置在所述支撑杆(40)的第一端,所述支撑杆(40)的第二端设置有受力部(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5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
- 下一篇:兼顾软组织平衡术中可微调的全膝关节置换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