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内外后视镜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1481.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郑鑫;李飞;王隆宇;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07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内外 后视镜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后视镜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内外后视镜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汽车的保有量与日俱增。驾驶员的水平也会存在明显地差距。在变道、停车等环节中,后视镜的使用至关重要,一旦调整不正确,造成视野不开阔,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后视镜不是随意调节的,有遵循的方法与参照物,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还是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已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不同身高的驾驶员驾驶同一辆车,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驾驶员,会很好的调节后视镜,获得比较宽阔的视野,确保驾驶的安全稳定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驾驶员与后视镜的视觉相对位置,依据内外后视镜调节规范,对后视镜进行适当调节,确保驾驶员的后视镜可视区域为最佳的可视范围,进而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内外后视镜调节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后视镜,其特征是:后视镜内设置有眼球探测器,后视镜的反光镜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眼球探测器相互配合的单向玻璃镜;所述眼球探测器与车载PLC连通,车载PLC与后视镜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对后视镜可视区域进行合理控制,确保驾驶员具有最佳的后方视野,提高驾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的车辆行驶状态图;
图4为图2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2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2的车内后视镜使用状态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发明所限定的权力保护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参见图1~6,后视镜1内设置有眼球探测器2,后视镜的反光镜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眼球探测器相互配合的单向玻璃镜3;所述眼球探测器与车载PLC连通,车载PLC与后视镜的水平电机、垂直电机连通。
所述眼球探测器设置在后视镜的几何中心处,眼球探测器下方还设置有水平面探测器4。所述后视镜的反光镜上还设置有与水平面探测器相互配合的单向玻璃镜。
参见图1,不同身高的驾驶员驾驶同一辆车,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驾驶员,会很好的调节后视镜,获得比较宽阔的视野,确保驾驶的安全稳定性。本系统采用在内外后视镜壳体内增加眼球探测器,驾驶员只需要眼睛直视后视镜,眼球探测器就可以探测到眼球的位置,自动测量人眼和后视镜的夹角,通过控制合理的人眼和后视镜夹角就可以保证人眼可以获得相对合理的后视镜视野效果。仅仅靠眼球探测器只能很好的控制后视镜左右的移动范围,如后视镜视野方向偏下,那么就会存在视野不全的现象,也不能获得最佳的后视视野效果。
为了考虑后视镜上下视野的问题,建议在后视镜壳内增加外后视镜对地面和天空的测试,即地面和天空分界探测器(水平面测试器),起到探测地面和天空的分界,适当的上下调节后视镜角度,确保可以准确的获得后视镜上下视野,如图2所示。
根据视野的规定,在后视野的3号、4号车是必须被看到的,是影响驾驶安全的,如图3所示。需要根据规定合理调节后视镜的可视范围。
外后视镜可视范围规范,如图4所示。驾驶员侧的后视镜规定:天空和地面的分界各占后视镜的一半,后视镜的内侧要照到车身,车身占后视镜的1/4,这样才能获得后视镜合理的视野范围;副驾驶侧的后视镜规定:天空和地面的分界,天空占后视镜的1/3,后视镜的内侧要照到车身,车身占后视镜的1/4,这样才能获得后视镜合理的视野范围。
内后视镜可视范围规范,如图4所示。后视车辆占内后视镜的1/2,确保车辆的后视野范围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置轴车辆转弯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视镜雨眉的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