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雾化器套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1263.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辉;何明波;朱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6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雾化器 套件 医疗器械领域 药物残留量 药物利用率 室内部 雾化器 药液滴 引流线 雾化 黏附 申请 | ||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疗雾化器套件,具体涉及一种持续工作型医疗雾化器,本申请通过在持续工作型医疗雾化器的雾化室内部设置引流线,改善了含药液滴在内壁黏附无法利用的问题,减少了药物残留量,提高了雾化器的药物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雾化器套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药液残留率降低的医疗雾化器套件。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是将药物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液滴或固体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的给药器具,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哮喘或COPD的儿童和老年患者,以及不适用其他吸入制剂者。
雾化器类型较多,包括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雾化器等,其中喷射雾化器利用压缩气体来雾化药物溶液或混悬液,达到喷射雾滴直径小于10μm的雾化效果,其基本工作原理为贝努利(Bernoulli)原理。雾化吸入剂受处方因素的影响较小,β2受体激动剂、抗生素、抗胆碱药及生物大分子等多种药物通过喷射雾化器的高速气流可有效雾化。通常雾滴的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MMAD)在1-8μm之间,小于5μm的雾滴能较好地在肺部沉积并被吸收。
王兆东等在“呼吸道药物递送—雾化吸入剂的研究进展.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Vol.32NO.5:第316-320页”中指出,已上市的雾化吸入剂产品大多采用喷射雾化器,喷射雾化器的不足在于残留体积较大,即液体即使全部雾化直至不再有气溶胶喷出,但由于部分液体与内壁黏附也无法将雾化器中所有的药物全部递送出来。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药液的体积不应小于2mL,有些药物需要的体积量更大。然而,药液体积过大时,将延长雾化时间,造成患者治疗的顺应性降低。
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持续工作型的医疗雾化装置不会因为患者呼吸而致动或暂停产雾进程,特别在患者的呼气阶段,过量的雾气将滞留在雾化室内,并吸附到内壁上,例如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雾化器都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持续工作型医疗雾化器套件及方法,以解决或减少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持续工作型医疗雾化器,其包括一个雾化室,所述雾化室为由壳体界定而出的容室,包括位于下部的储液部,位于上部的空腔,以及位于雾化室内的气溶胶发生器,其中,所述空腔的纵向壁上设有多条纵向排布的引流线。
优选的,所述引流线选自凹槽状和/或凸脊状,进一步优选为凹槽状。
优选的,所述引流线横截面的形状选自弧形、方形、三角形或梯形。
优选的,所述引流线的宽度为0.1-3.0mm,引流线之间的间隔为0-1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引流线的宽度为0.3-1.5mm,引流线之间的间隔为1.0-6.0mm。
优选的,其中所述医疗雾化器选自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或振动筛雾化器。
优选的,所述气溶胶发生器自储液部的中间区域向上方空腔突出,布置为将储液部中液体转化为气溶胶并喷射到所述空腔中。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多条纵向排布的引流线。
优选的,所述持续工作型医疗雾化器的还设有出雾通道,其开设于雾化室上部或侧部。
优选的,所述雾化室的壳体自空腔顶部向下侧的空腔中延伸出一个包围气溶胶发生器且下侧开放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外壁与空腔侧壁构成下侧开放的夹腔,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上设有多条纵向排布的引流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雾通道开设于雾化室上部,并连通所述筒状结构包围的空腔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部气流改善的医疗雾化器
- 下一篇:吸入式雾化器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