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麦地黄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1060.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3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群;张锴;刘芊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6/8968;A61P1/1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黄 口服液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参麦地黄口服液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参麦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演化而来,由北沙参、麦冬、熟地黄、山茱萸(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8味中药组成,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茱萸养肝涩精,北沙参和麦冬滋补肺阴;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牡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全方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肺肾两虚,咳嗽气喘,咽干口燥,潮热咯血。主要成分为丹皮酚、熊果酸。
目前,参麦地黄方已上市的剂型只有丸剂,由其药材饮片不经提取,粉碎后直接制备而成,存在:服用量大、口感差;有效成分溶出较慢、起效慢、生物利用度较低;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操作不当易致溶散迟缓;由饮片直接粉碎、制备而成,因饮片通常微生物含量较高,易致成品微生物超标,不易达到卫生质量要求等缺点。而中药口服液系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具有起效快、口感好、服用方便、卫生指标容易控制等优点,尤其利于老人、小孩及吞咽困难者服用,且制备工艺较丸剂更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因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参麦地黄口服液的生产方法,为参麦地黄口服液的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参麦地黄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取牡丹皮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丹皮酚,向蒸馏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放置过夜使结晶,滤过,结晶自然晾干,备用;蒸馏后的水提液过滤、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七味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与牡丹皮蒸馏后的水提液合并,浓缩,加入乙醇适量,混匀,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加入热水稀释,混匀,静置,过滤;加入助滤剂滑石粉适量,搅拌均匀,过滤,制得提取液;
(2)口服液配制:称取蔗糖,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加入步骤(1)制得的提取液中,煮沸,再加入苯甲酸钠和尼泊金乙酯醇溶液,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
(3)取步骤(1)中制得的丹皮酚结晶溶于适量吐温80中,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上述(2)药液中,不断搅拌使混合均匀,加纯化水水调至全量,制得澄明口服液;
(4)将步骤(3)中的澄明口服液灌装于口服液瓶中,封口,即得参麦地黄口服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参麦地黄口服液的生产方法,将参麦地黄方制成口服液剂型,对该口服液提取工艺、制剂处方辅料、配制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检查产品的性状、相对密度、pH值、鉴别及方中主要成分丹皮酚、熊果酸的含量,为参麦地黄口服液的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熊果酸可见吸收光谱图;
图2为丹皮酚紫外吸收光谱图;
图3为熊果酸标准曲线图;
图4为丹皮酚标准曲线图;
图5为丹皮酚TLC鉴定结果:其中,1为丹皮酚对照品溶液,2为供试品溶液;
图6为泽泻TLC鉴定结果:其中,1为供试品溶液,2为泽泻对照药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一、实施例
1、口服液制备
(1)原料处方
表1原料处方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醋瑞因注射型温敏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