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蛙类仿生饲料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9638.4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8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强;周路;吴林菁;张竹青;何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0/20 | 分类号: | A23K10/20;A23K10/22;A23K10/37;A23K10/38;A23K20/142;A23K20/147;A23K20/163;A23K20/174;A23K40/20;A23K50/80;A23K40/30 |
代理公司: |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饲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蛙类仿生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次粉3~8份、玉米蛋白粉10~40份、大豆粕11~31份、玉米酒糟3~15份、鱼粉1~5份、虾粉5~17份、蚯蚓5~25份、黄粉虫5~25份、预混料1~5份、跳跳糖7~25份;
该蛙类仿生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所需重量份的玉米酒糟,将其置于研磨中捣碎备用;称取所需重量份的次粉、玉米蛋白粉、大豆粕,分别将其置于粉碎机中再次粉碎过325目筛后混入捣碎后的玉米酒糟中,混合均匀后制得初料粉备用;
b、分别称取所需重量份的蚯蚓、黄粉虫,将其置于微波烘干机中烘至含水量为8~11%,微脆时粉碎过325目筛,制得蚯蚓粉、黄粉虫粉备用;
c、称取所需重量份的备用预混料溶解于鱼油中,溶解完成后控制油温为25~30℃时加入蚯蚓粉、黄粉虫粉、鱼粉、虾粉,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油备用,此时混合油呈流动相;
d、将上述备用初料粉置于挤压膨化机中高温膨化,制得膨化饲料初料,待膨化饲料初料降温至25~30℃时将其切割成长1~8cm、直径0.2~0.4cm的蚯蚓状;
e、将上述制得蚯蚓状膨化饲料置于25~30℃的流动相混合油中,当饲料表层敷满油后取出,沥干表层油渍后老化12h,使用被膜剂作为包膜材料,喷涂到老化后的膨化饲料表层进行包膜,包膜结束后置于室内通风处存放24h后备用;
f、称取所需重量份的跳跳糖颗粒预热到25~30℃,喷涂到上述包膜后的膨化饲料表层,使跳跳糖颗粒完全嵌入包膜涂层并与涂层黏附在一起,喷涂结束后置于干燥通风处存放24~28h,真空、密封、干燥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次粉5~7份、玉米蛋白粉25~30份、大豆粕20~25份、玉米酒糟5~7份、鱼粉5~8份、虾粉8~11份、蚯蚓10~15份、黄粉虫15~20份、预混料1~3份、跳跳糖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维生素A 2份、维生素D 1份、维生素E 0.6份、维生素B 0.5份、氨基酸1份、蛆虫10份,所述的1份氨基酸中赖氨酸为0.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制备方法如下:修建容积1m3的小池,在池内放入半池豆腐渣和鱼内脏,混合比例15:1,投入洗米水至稍稍浸没豆腐渣,在池面上加盖;待蛆虫育成后用托盘将蛆虫取出,置于研磨中捣碎,往蛆虫碎末中加入所需重量份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氨基酸、赖氨酸,混合均匀后制得预混料保鲜贮存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饲料,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被膜剂为蜂蜡,被膜剂与膨化饲料混合比为2: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类仿生饲料,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跳跳糖颗粒大小为0.5~10mm3,单颗颗粒重量为0.01~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96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