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管径油水乳状液流态识别及成分检测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8368.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梅宁;张继;赵健;袁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N25/2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管径 油水 乳状液 识别 成分 检测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及化工过程的油水输运领域,尤其是一种变管径油水乳状液流态识别及成分检测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水乳状液的油水混合比例不同使得流体具有牛顿流体性质和非牛顿流体性质,存在油包水型(W/O)和水包油型(O/W)两种型态。海洋石油的集输管线和海底管线中油水乳状液的存在或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以及乳状液的转相都会给生产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油包水乳状液中如果乳状液稳定性遭到破坏,或者因为发生转相造成的管路流动过程压降急剧升高,可能造成油管停输及凝聚等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油包水型(W/O)和水包油型(O/W)两种相态的乳状液粘度相差很大,因而其传递和输运性能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实时在线检测管路中的油水混合物组分以确定管路中的油水液体状态也是工程上急需解决的难题。对于海洋平台和船舶油水分离装置的分离过程而言,油水混合物在分离前、分离中和分离后,流体混合物具有不同的流体性质,即牛顿流体性质或非牛顿流体性质。因此,了解油水混合物的流变特性以及在管路中的成分组成,对油水分离设备的高效分离和油水乳状液的输运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变管径油水乳状液流态识别及成分检测实验系统,其实现了对油水混合物组分的检测,并可以确定油水混合物的液体状态和流变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管径油水乳状液流态识别及成分检测实验系统,其中,包括油水混合物循环部、热流体循环部和数据采集分析部,热流体循环部、数据采集分析部分别与油水混合物循环部连接;
所述油水混合物循环部包括进口段、测试段、油水混合物容器和循环泵,进口段由直径不同的充分发展管路Ⅰ和充分发展管路Ⅱ组成,充分发展管路Ⅰ的一端与油水混合物容器连通,充分发展管路Ⅰ的另一端与充分发展管路Ⅱ连接,充分发展管路Ⅱ与测试段连接,测试段为长直管,在油水混合物容器的出口端设有循环泵;
所述充分发展管路Ⅰ和充分发展管路Ⅱ内均安装有毕托管,在充分发展管路Ⅰ和充分发展管路Ⅱ的入口处均安装有压力测试点,充分发展管路Ⅰ和充分发展管路Ⅱ两端均安装有取压装置,两端的取压装置之间连接有差压变送器;
所述测试段的外部设有热流循环部,热流循环部包括恒温水浴箱,测试段设置在恒温水浴箱内,测试段与数据采集部连接。通过恒温水浴箱对测试段内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加热,通过改变外部环境,获得温度场改变时油水混合物的热物性变化数据。
所述数据采集部包括直径为热电偶、温度数据转换模块和计算机,在靠近测试段的出口处,沿测试段内表面的径向均匀设置数个热电偶,相邻热电偶的探头之间的夹角相同,热电偶的探头顶端距离管中心的距离依次增加,热电偶与温度数据转换模块电连接,温度数据转换模块与计算机电连接。
优选的,沿测试段内表面的径向均匀设置三个热电偶,分别为热电偶Ⅰ、热电偶Ⅱ和热电偶Ⅲ,相邻热电偶的探头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三个热电偶的探头顶端距离管中心的距离依次增加。热电偶探头位置视管径大小而定,以近壁面、管内上下半部、管径中心为宜。
所述温度数据转换模块采用型号为研华ADAM4118的测温模块。对流换热温度波动范围不超过100℃。
所述数据采集分析部还包括NI数据采集设备,NI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进口段的压力、压差等信号,NI数据采集设备与计算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使油水流体分别流过直径不同的充分发展管路和测试管路,在变径过程中确定油水流体的流变特性,从而确定不同的对流换热控制方程,以便对不同流变性质的流体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2)通过热流体循环系统,可以对流体加热并采集流体内部温度场,从而根据工程反问题方法确定油水乳状液组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口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电偶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油水混合物容器;2循环泵;3进口段;301充分发展管路Ⅰ;302充分发展管路Ⅱ;4恒温水浴箱;5热电偶;501热电偶Ⅰ;502热电偶Ⅱ;503热电偶Ⅲ;6温度数据转换器;7计算机;8毕托管;9压力测试点;10差压变送器;11测试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8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动清洗管道离心泵
- 下一篇:新型过滤管道离心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