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溶磷耐盐日本曲霉M1及其在作物增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8130.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范丙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05F11/08;C05G3/00;C05G3/20;C05G3/80;C12R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黄爽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溶磷耐盐 日本 曲霉 m1 及其 作物 增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株高效溶磷、耐盐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M1及其在作物增产中的应用。菌株M1保藏号CGMCC NO.14627,可耐受10%的NaCl。本发明的M1菌剂能够高效溶解多种难溶磷,溶解率达到36.59‑78.4%。菌株M1溶磷能力超过目前报道的国际公认的溶磷拜莱青霉菌(ATCC20851),可以作为田间条件下提高磷矿粉作物有效性的生物措施。M1生物菌剂促生、增产效果明显,玉米盆栽实验表明,4种土壤中施用3种难溶磷,接种M1菌剂玉米鲜重比对照提高2.14‑90.91%,干重提高22.15‑268.28%。对我国农业生产节约磷肥资源和粮食持续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制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株高效溶磷耐盐日本曲霉M1及其在作物增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素是植物生长必须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磷肥使用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施入土壤的磷肥90%以上转化为难溶磷,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是磷肥利用效率低的主要成因。迄今,世界各国依靠大量消费磷肥确保作物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从而导致磷矿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我国90%以上的磷矿为中低品位,按现有的年消费量,我国的磷矿使用年限将不足20年。今后,提高磷肥和磷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土壤磷库的有效性,延长磷矿资源的使用寿命,对世界各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溶磷微生物通过产生有机酸,分泌H+质子将难溶磷转化为有效磷,同时依靠产生植物促生物质,从而在磷素的生物有效性和作物增产中起到重要作用。近百年来,溶磷微生物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期望通过接种溶磷微生物制剂提高土壤难溶磷的有效性和磷肥利用效率。由于不同种类的溶磷菌或不同菌株之间的溶磷能力和接种效果差异悬殊,因此,高效溶磷菌株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溶磷微生物已经作为活化土壤难溶磷,提高磷矿石的生物有效性和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广泛使用。研究显示,无论在固体培养基平板还是液体培养条件下,溶磷真菌的效果高于溶磷细菌。溶磷微生物具有增加土壤有效磷,促进磷素吸收和减少磷肥施用,促进磷矿石的生物有效性,以及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已有报道表明,溶磷微生物及其生物有机肥在溶解难溶磷、减少磷肥投入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潜力巨大。因此,在溶磷微生物筛选和应用潜力研究过程中,应注重选择既有较高溶磷能力,又能提高作物产量的高效菌株。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化肥减量高效问题,要求逐步做到化肥零增长。磷肥的过量使用导致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需要降低磷肥使用量、提高磷肥利用率,减少环境进入水体的有效磷数量。为了达到磷肥零增长的目标,溶磷微生物及其生物肥料无疑成为了首选的环境友好型的技术措施。
溶磷微生物具有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已报道的溶磷微生物有36个属、89种,以及数以万计的溶磷菌株。目前,溶磷真菌筛选报道的主要是曲霉菌(Aspergillus)、青霉菌(Penicillium)、木霉菌(trichoderma)、酵母菌(Saccharomyces)、正青霉菌(Eupenicillium)、篮状菌(Talaromyces)、根霉菌(Rhizopus)、镰刀菌(Fusarium)、小菌核菌(Sclerotium)和轮枝菌(Verticillium)等,其中绝大部分为青霉菌和曲霉菌,但迄今未见溶磷耐盐功能的日本曲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我国土壤缺磷和磷肥利用率低、增产潜力下降、盐碱地耕地面积高达1300多万公顷等问题,提供一种广泛适应性的高效溶磷、耐盐促生菌日本曲霉M1,由其制备的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制剂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人从我国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临河市种植葵花的盐碱地中筛选到一株具有耐盐、高效活化土壤难溶磷的真菌M1,菌株M1经鉴定为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现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CGMCC NO.14627。保藏日期2017年10月16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8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