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钢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7705.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加宏汽车修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60 | 分类号: | C22C38/60;C22C38/16;C22C38/04;C22C38/12;C22C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韧性钢合金。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作为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及应用中起主导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金属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金属材料已无法满足这些需要。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为满足制造特殊工程结构性能的需要,必须使用十分昂贵的有色金属和其它稀有金属材料。为了使金属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所具有的性能,其方法之一就是把性能不同的材料加以组合制成复合材料。
钢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铜的独特性能,而且还具有钢的强度和机械性能,从而获得防腐蚀、抗磨损、导电导热性优良、美观、成本低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使零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比单一的铜材料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不易变形,提高了承载能力。
因而提供一种具有高韧性的钢合金是现在应用市场所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韧性钢合金。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韧性钢合金,其包括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0.3-0.4%、铜0.8-1.4%、锰3.2-3.5%、铯0.8-1.3%、镁3.1-3.6%、钨1.1-1.7%、钼0.6-0.8%、余量为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高韧性的钢合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其包括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0.3%、铜0.8%、锰3.2%、铯0.8%、镁3.1%、钨1.1%、钼0.6%、余量为铁。
进一步,其包括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0.4%、铜1.4%、锰3.5%、铯1.3%、镁3.6%、钨1.7%、钼0.8%、余量为铁。
进一步,其包括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0.3%、铜1.2%、锰3.3%、铯1.1%、镁3.4%、钨1.3%、钼0.78%、余量为铁。
进一步,所述钢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铁加入投入炉中熔化,进行脱硫、脱氧、采用精炼剂一次精炼;
2)按照该上述原料比例添加合金成分并进行合金化,检测并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含量至合格、浇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韧性的钢合金,其包括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0.3%、铜0.8%、锰3.2%、铯0.8%、镁3.1%、钨1.1%、钼0.6%、余量为铁。
所述钢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铁加入投入炉中熔化,进行脱硫、脱氧、采用精炼剂一次精炼;
2)按照该上述原料比例添加合金成分并进行合金化,检测并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含量至合格、浇铸。
实施例2
一种高韧性的钢合金,其包括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0.4%、铜1.4%、锰3.5%、铯1.3%、镁3.6%、钨1.7%、钼0.8%、余量为铁。
所述钢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铁加入投入炉中熔化,进行脱硫、脱氧、采用精炼剂一次精炼;
2)按照该上述原料比例添加合金成分并进行合金化,检测并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含量至合格、浇铸。
实施例3
一种高韧性的钢合金,其包括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硫0.3%、铜1.2%、锰3.3%、铯1.1%、镁3.4%、钨1.3%、钼0.78%、余量为铁。
所述钢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铁加入投入炉中熔化,进行脱硫、脱氧、采用精炼剂一次精炼;
2)按照该上述原料比例添加合金成分并进行合金化,检测并调整化学元素成分含量至合格、浇铸。
对比例1
市售普通钢材料。
对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中的金属材料进行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加宏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加宏汽车修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