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和吸收塔本体的制造工序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7565.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结构 本体 制造 工序 | ||
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包括吸收塔基塔和吸收塔本体。吸收塔本体包括相互固连的本体下段和上段。本体下段内设有除雾器安装梁层和喷淋器安装梁层。吸收塔本体的制造工序:制造本体上段壳体、上本体下段、下本体下段,制造除雾器安装梁层、喷淋器安装梁层、辅助梁;把除雾器安装梁和上本体下段固连、喷淋器安装梁和下本体下段固连。把本体上段、下本体下段和上本体下段固连在一起的即吸收塔本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塔结构及吸收塔本体的制造工序。
背景技术
燃煤、燃油、燃气时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入大气,造成酸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针对我国有关环保法规对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提出的更为严格的控制控制标准,各种烟气脱硫技术方法和装置应运而生。
申请号 201110386124.4,授权公告号 CN 102512944 B,名称为“烟气脱硫塔”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塔,但存在本体结构比较复杂,帆布层易被腐蚀损坏,需要经常更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使用寿命长的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以及提供一种吸收塔本体的制造工序。
为提供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本发明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包括吸收塔基塔和吸收塔本体。吸收塔本体包括本体下段和本体上段。本体上段为空心锥台型,其上设有第二级除雾器压差口。本体下段包括上、下本体下段。上本体下段设有第一级除雾器压差口。上本体下段和本体上段的下端法兰固连。上、下本体下段法兰固连。下本体下段的下端和吸收塔基塔法兰固连。上本体下段设有两层除雾器安装梁,下本体下段设有叁层喷淋器安装梁。每个除雾器安装梁层包括两根等长的除雾器短梁、两根等长的除雾器安装梁中梁和一根除雾器安装梁长梁,且短梁、中梁均关于长梁对称平行。两层除雾器安装梁层中相应的除雾器安装梁共面。每层除雾器梁的上方均设有两层除雾液输入管,这两层除雾液输入管相互连通且下层的除雾液输入管的输出端和安装在该层除雾器安装梁上的除雾器的除雾液输入口连通,上层除雾液输入管的输入端均和相应的除雾液进口连通。每个喷淋器安装梁层中设有两根等长的短喷淋器安装梁、等长的长喷淋器安装梁,长、短喷淋器安装梁及长喷淋器安装梁之间均相互平行。三个喷淋器安装梁层中,上、下喷淋器安装梁层中的喷淋器安装梁间的夹角中的大角等于120°,喷淋器安装梁层中的相应喷淋器安装梁平分这个120°角的大小。上本体下段及本体上段上设有第一级、第二级除雾器压差口。各喷淋梁层的上方设有喷淋管。两层除雾器安装梁层中除雾器安装梁的两端均固设有除雾器安装梁固连板,相应的除雾器安装梁固连板的上方均固设有除雾器安装梁上游固连板;除雾器安装梁上游固连板和除雾器安装梁固连板外边缘均和上本体下段内壁固连。
这里,上本体上段及本体上段上设有第一级、第二级除雾器压差口,各喷淋梁层的上方设有喷淋管都在总装时用到。以上所述的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结构简明可靠,加工制造容易,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未经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