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甲鱼纤毛虫病的温室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6151.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如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远县安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20;A23K10/22;A23K10/26;A23K20/158;A23K20/174;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甲鱼 纤毛虫 温室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甲鱼纤毛虫病的温室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甲鱼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共有20多种。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上等筵席的优质材料,还可作为中药材料入药。
在甲鱼的养殖过程中,饲料和水质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甲鱼贪吃好食,进食量较大。但是过多的饵料投喂,一方面甲鱼不能食完而产生大量残饵,另一方面甲鱼进食量大排泄量亦会增多,残饵和排泄物均会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其中,残饵是水质恶化的主要成因之一,表现为水体氨氮的升高和含氧量的降低,尤其是不透光温室,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温室潮湿高温环境利于病原菌的孳生,水体中有机物的增多也为病原菌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一定程度上增加甲鱼染病的风险,而纤毛虫病便是甲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甲鱼死亡,因而易被广大养殖户忽视,但该类寄生虫病害能引发甲鱼生存不安、影响生长发育,还易引发腐皮病、红脖子病等病害继发性感染,同时纤毛虫病严重时亦能导致甲鱼死亡。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治甲鱼纤毛虫病的温室养殖方法,本发明的养殖方法能够提高甲鱼对于纤毛虫病的抗病能力,进而提高甲鱼的生长发育能力。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治甲鱼纤毛虫病的温室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水源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的地方作为温室,采用全封闭、避光式类型,养殖池的规格为10-15m*3-5m*0.6-1m;
S2、采用溴氯海因水溶液对养殖池进行全池消毒后,向养殖池注入水浸泡2-3天后排水,重新加注新水,同时在池底平铺30-50cm厚的混合填料,池内设置增氧设备和保温设备;
S3、向养殖池内放养健康甲鱼苗种,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35-40只;
S4、在养殖过程中,稚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23: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幼鳖期,在每天的6:00、12: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成鳖期,在每天的6:00、18:00进行投喂甲鱼饲料,所述甲鱼饲料按重量份包括:鱼粉20-40份、黑米粉8-18份、鸡肉粉8-15份、肝末粉9-16份、马铃薯粉8-17份、棉粕15-20份、酸化螺旋藻粉4-9份、豆油6-9份、黄瓜藤粉8-14份、复合维生素5-7份、矿物盐8-14份、中药提取物5-9份;
S5、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调节养殖水体水质;
S6、适时捕捞。
优选地,S2中,溴氯海因水溶液的浓度为15-25wt%,用量为0.20-0.25mg/L。
优选地,S2中,混合填料包括海泥、小球藻、机制木炭和砾石。
优选地,S3中,养殖池的水温为28-32℃。
优选地,S4中,中药提取物包括重楼提取物、大蒜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黄芪提取物。
优选地,S5中,生石灰和微生态制剂的混合物的用量为30-50mg/L。
优选地,S5中,微生态制剂为EM菌,使用量为按照每亩水体含活菌数达到6×1013-6×1014cfu。
优选地,所述重楼提取物、大蒜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黄芪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3:1-2:0.5-1:0.5-1: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远县安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定远县安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6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