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恒磁场热处理提高高熵合金磁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5853.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禹林业;徐晖;谭晓华;侯雪玲;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0/02 | 分类号: | C22C30/02;C22F1/16;C21D1/04;C21D1/74;C22F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熵合金 磁性能 热处理 磁场热处理 合金磁性 恒磁场 微观结构 组织结构 磁场 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恒磁场热处理提高高熵合金磁性能的方法,经过磁场热处理后,使FeCoNi(CuAl)0.8高熵合金微观结构中BCC相含量增多,磁性能得到改善和提升。本发明不需要改变合金成分就可以达到提高合金磁性能的目的;本发明对高熵合金采用磁场热处理,组织结构改变明显,磁性能提高显著;热处理温度相对较低,磁场强度较小的情况下即可大幅度提高合金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熵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FeCoNi(CuAl)0.8高熵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还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恒磁场热处理提高高熵合金磁性能的方法,应用于金属合金材料热处理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大块非晶合金的开发,由五种及五种以上组元组成,每个组元的原子百分比相等。后来,为了扩大合金设计范围,高熵合金的各组元原子百分比并不局限于等比例,每种组元的比例可以在5at.%与35at.%之间。
相比于传统合金,高熵合金的合金组元多,各组元元素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和物理性能均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高墒合金固溶体形成过程中会存在晶格畸变效应、高熵效应、迟滞扩散效应等特点,使得高墒合金具有简单的结构如FCC相或者BCC相,或者FCC相和BCC相的混合结构;其中FCC相韧性较好,BCC相具有较高的硬度,所以混合相结构的高熵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耐高温性、高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能等。
调研发现高熵合金大部分都含有Fe、Co、Ni这三种典型的铁磁性元素,这使得当其满足一定合金成分设计时,可获得良好的磁学性能,有望成为一种磁性材料来进行研究,其中BCC相的磁性能优于FCC相的磁性能,进一步热处理发现,适当的热处理温度可以提高高熵合金的磁性能。
美国RDCA公司的Bassett在1959年提出,金属材料热处理时,材料周围加入一个外磁场可以改变其组织及性能,这种方法即所谓的磁场热处理,对高熵合金进行磁场热处理,同样也可以改善合金的组织和磁性能。现有的高熵合金的热处理温度通常较高,浪费能源,对高熵合金材料的磁性能改善作用有限。而为了提高合金磁性能的目的,需要对需要改变合金成分,这有时又要牺牲高熵合金材料的其他性能,不利于高熵合金材料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恒磁场热处理提高FeCoNi(CuAl)0.8高熵合金磁性能的方法,经过磁场热处理后,使FeCoNi(CuAl)0.8高熵合金微观结构中BCC相含量增多,磁性能得到改善和提升。本发明方法能够改善高熵合金组织结构,提高其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恒磁场热处理提高FeCoNi(CuAl)0.8高熵合金磁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合金制备:按照合金中Fe、Co、Ni、Cu、Al原子比为1:1:1:0.8:0.8的比例,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方法,将Fe、Co、Ni、Cu、Al纯金属进行熔炼,得到Fe-Co-Ni-Cu-Al母合金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5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