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背带软连接结构的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4817.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珺;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2/00 | 分类号: | F21L2/00;F21V2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26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背带 连接 结构 手电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背带软连接结构的手电筒,背带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及第二绳环;第一连接绳对折后的一端与背带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绳对折后的另一端形成了闭合端;第一连接绳安装孔设置在筒身靠近手电筒头部的位置,第一连接绳的闭合端穿过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回套从而系在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处;第二连接绳对折后的一端与背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绳对折后的另一端形成了闭合端;第二连接绳的闭合端穿过第二绳环上设置的第二绳环安装孔后回套第二绳环;第二绳环套装在筒身后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背带硬连接结构所导致的挂环孔露白和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带的连接结构及带背带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大型手电照明装置因体积较大、重量较高等特点,手持照明时多有不便,多配合背带使用。现有照明装置背带多采用挂钩或挂环与照明装置连接,这种硬连接结构会与照明装置产生摩擦和碰撞导致照明装置挂环孔露白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带的软连接结构及应用该软连接结构的手电筒,以解决现有照明装置采用背带硬连接结构所导致的挂环孔露白和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带的软连接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及第二绳环;
所述第一连接绳对折后的一端与背带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绳对折后的另一端形成了闭合端;
所述第一连接绳的闭合端穿过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回套从而系在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处;
所述第二连接绳对折后的一端与背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绳对折后的另一端形成了闭合端;
所述第二连接绳的闭合端穿过第二绳环上设置的第二绳环安装孔后回套第二绳环;
所述第一连接绳安装孔设置在安装本体上,所述第二绳环套设在安装本体上。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携带时的舒适性,所述背带为肩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均为伞绳。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背带软连接结构的手电筒,包括筒身、后盖及背带,所述筒身的后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后盖与筒身螺纹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手电筒还包括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及第二绳环;
所述第一连接绳对折后的一端与背带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绳对折后的另一端形成了闭合端;
所述第一连接绳安装孔设置在筒身靠近手电筒头部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绳的闭合端穿过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回套从而系在第一连接绳安装孔处;
所述第二连接绳对折后的一端与背带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绳对折后的另一端形成了闭合端;
所述第二连接绳的闭合端穿过第二绳环上设置的第二绳环安装孔后回套第二绳环;
所述第二绳环套装在筒身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与筒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绳环的内径比密封圈外径小,所述密封圈有一定的形变量。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携带时的舒适性,所述背带为肩带。
进一步的,密封圈为硅胶材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均为伞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4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