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4685.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5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开装置,包括舱体,舱体的四周连接有多根防撞杆,舱体的侧壁上设有设有多个观察窗,防撞杆上下侧两侧的舱体侧壁上均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连杆,且连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开口的两侧,连杆的中部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卡块,且在防撞杆的侧壁上设有卡槽,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且在舱体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内贯穿设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一端与连杆连接,且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转动连接在舱体侧壁上的转辊连接。本发明不仅保证救援提升舱自身防撞的效果,同时可快速的将卡住的防撞杆脱开,进一步保障了被困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开装置。
背景技术
矿难用的救援提升舱在救生通道中升降时,有被孔壁卡住的可能性,为防止救援提升舱内的乘员被困在卡住的舱内,现有的救援提升舱大多配备有二次逃生装置,脱开装置就是二次逃生装置的一种。当救援提升舱被卡住时,舱内乘员操纵脱开装置,可以使救援提升舱的舱体与其外侧防撞组件分离,以保证乘员能够顺利返回至井上安全位置。目前,现有一些救援提升舱的脱开装置通过在水平方向设置销轴,将救援提升舱的舱体与侧防护组通过该销轴连接在一起,当下舱体需要脱开时,拔掉该销轴即可。这种结构的脱开装置需要乘员蹲下操作,且需要较大力气才能拔掉销轴,费时费力。此外,在矿难发生时,矿井孔洞中随时可能出现落石的情况,一旦落石卡住防撞组件,需要将整个防撞组件脱开,这样这救援提升舱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防撞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继而难以更好的保障舱内人的安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脱开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脱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开装置,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四周均布有多根竖直设置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呈U型,且防撞杆的上下两端均连接在舱体的侧壁上,所述舱体的侧壁上设有设有多个观察窗,且观察窗与防撞杆和舱体二者的连接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撞杆上下侧两侧的舱体侧壁上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连杆,且连杆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开口的两侧,所述连杆的中部通过固定轴与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卡块,且在防撞杆的侧壁上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且在舱体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贯穿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连杆连接,且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转动连接在舱体侧壁上的转辊连接;所述防撞杆的端面设有插槽,且在舱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插槽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插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插杆的一端位于插槽中,且插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穿过固定块侧壁上的第二开孔并与其内部的第一拉绳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杆的两端分别靠近舱体上下端边缘设置,且防撞杆的转折处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采用充气橡胶轮。
优选的,所述舱体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舱门,且舱门位于相邻的两个观察窗之间。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端为圆弧形面,且圆弧形面的圆心点位于固定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孔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导向轮,且第二拉绳穿过导向轮与第一拉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46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压瓦斯控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水固混合料浆加载预压脱水固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