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密空调开机密码配置方法、配置系统和精密空调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43876.4 | 申请日: | 201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莎;时斌;赵永俊;徐艳丽;徐铭;王春华;孙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49 | 分类号: | F24F11/49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空调 开机 密码 配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精密空调开机密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在空调器中的第一控制器和设置在控制终端中的第二控制器建立通信,所述第一控制器中存储有原始序列号;
第二控制器接收触发信号,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的生成时间生成开机序列号,并将所述开机序列号输出至所述第一控制器迭代所述原始序列号;其中,所述开机序列号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将所述触发信号的生成时间按位转换为十六进制;
根据以下公式生成开机序列号:
开机序列号 = 秒*A+分*B+小时*C+年*D+月*E+日+F,其中A、B、C、D、E、F为任意十六进制数;
与服务器建立通信,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开机序列号并根据所述开机序列号生成开机密码;
第二控制器接收开机密码并存储;
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再次上电后,所述第一控制器传输所述开机序列号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开机序列号生成验证密码并判定验证密码是否与所述开机密码一致,如果所述验证密码和开机密码一致,则输出开机指令;如果所述验证密码和开机密码不一致,则输出触发请求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空调开机密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验证密码和开机密码不一致,则所述第二控制器查询掉电记忆工作状态;如果所述掉电记忆工作状态为开机状态,则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触发请求信号的同时输出关机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空调开机密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密码和/或验证密码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将所述开机序列号转换为二进制数;
将所述开机序列号的低N1位左移N2位得到第一中间验证码,将所述开机序列号的高N3位右移N4位得到第二中间验证码;
将第一中间验证码和第二中间验证码按位或得到第三中间验证码;
生成所述第三中间验证码中的若干个信息码段的CRC校验码,并按照所述信息码段的顺序排列生成所述开机密码和/或验证密码。
4.一种精密空调开机密码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化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建立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并配置所述第一控制器中存储有原始序列号;
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用于生成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器;
开机序列号生成模块,所述开机序列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的生成时间生成开机序列号,并配置所述开机序列号迭代所述第一控制器中的原始序列号;
开机密码生成模块,所述开机密码生成模块用于远程接收所述开机序列号并根据所述开机序列号生成开机密码,同时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存储所述开机密码;
校验模块,所述校验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再次上电后,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控制器传输的开机序列号,根据所述开机序列号生成验证密码并判定所述验证密码是否与所述开机密码一致,若所述验证密码和开机密码一致,则输出开机指令;如果所述验证密码和开机密码不一致,则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触发请求信号;
其中,所述开机序列号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触发信号的生成时间按位转换为十六进制;
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结果输入至以下公式并输出开机序列号,开机序列号 = 秒*A+分*B+小时*C+年*D+月*E+日+F,其中A、B、C、D、E、F为任意十六进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密空调开机密码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状态查询模块,所述状态查询模块用于在所述验证密码和开机密码不一致的条件下,查询掉电记忆工作状态,若所述掉电记忆工作状态为开机状态,则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触发请求信号的同时输出关机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8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