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址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3728.2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波;康桂霞;闫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7/34 |
代理公司: | 11413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京;马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址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多个用户的比特流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多维星座上,得到各比特流对应的多维星座点;对多维星座点进行相位旋转,得到相位旋转后的多维星座点;根据表示资源节点和用户对应关系的映射矩阵,将相位旋转后的多维星座点映射为各比特流对应的码字;按照预先建立的排列矩阵对各比特流对应的码字的非零元素所对应的多维星座的维度进行排列,得到传输码字,传输码字中所有资源节点对应的用户层之间维度的欧式距离和最大。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每一资源节点上接收机初始化信息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址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海量接入是未来5G无线传输网络的主要技术特征,多址接入是一种主要的技术。通常,大部分通信系统采用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是指利用正交资源实现多用户的传输,例如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在4G无线传输系统中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OFDMA技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区分用户,但是OFDMA的容量不能满足5G系统的要求。
目前非正交多址接入成为研究的热点,SCMA(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稀疏码多址接入)是一种基于多维码本的非正交多址扩展技术,它的结构类似于LDS(lowdensity signature,低密度签名)。LDS是一种数据扩展技术,在较大的目标数据长度上只有一定个数的非零元素。在SCMA系统中,首先将输入的比特流映射到多维星座点上,然后映射矩阵将多维星座点映射到SCMA的码字上。SCMA的一个码本由一定个数的码字组成,而SCMA的传输数据层都有相应的码本。为了提高频谱的效率,两个或者更多的数据层将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叠加,所有叠加数据层星座图的尺寸和长度是相同的。
由于SCMA主要采用SIC-MPA(Seri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Messagepassing algorithm,串行干扰消除-消息传递算法)接收机,SCMA的排列准则主要为了增加各传输用户能量之间的差异。在SIC-MPA接收机中,MPA接收机的初始化信息来自SIC接收机,该初始化信息容易受到噪声和多径效应的影响,因此,MPA接收机初始化信息的质量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址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增大频谱的利用率,提高初始化信息的质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址接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多个用户的比特流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多维星座上,得到各比特流对应的多维星座点;
对所述多维星座点进行相位旋转,得到相位旋转后的多维星座点;
根据表示资源节点和用户对应关系的映射矩阵,将所述相位旋转后的多维星座点映射为所述各比特流对应的码字;
按照预先建立的排列矩阵对所述各比特流对应的码字的非零元素所对应的多维星座的维度进行排列,得到传输码字,其中,所述传输码字中所有资源节点对应的用户层之间维度的欧式距离和最大。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多维星座点进行相位旋转,包括:
根据公式:
确定对所述多维星座点进行相位旋转的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