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测风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3481.4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雄;宋亮;涂翠;韦峰;王欣颖;闫召爱;郭岗岗;史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15/88 | 分类号: | G01S1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临近 空间 实时 原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风场原位探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测风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临近空间是一个低温低气压环境,与地面附近的大气参数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因此,这种差别导致现有的地面原位测风装置无法用于高空大气风场的测量。并且气球探空仪、下投探空仪和火箭探空仪等原位测风手段都是将探空气球或者降落伞作为风的示踪物来实现风场测量。但是,只能一次性探测大气风场的单个垂直剖面,无法满足大的空间覆盖范围的风场探测需求。总之,目前还没有实时原位测风装置和方法能够在临近空间,特别是平流层高度进行大范围长时连续测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原位测风装置存在上述缺陷,以及满足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数据的大范围、长时连续、实时的原位探测需求,提供了临近空间实时原位测风的装置及其方法,不仅容易实现,而且不需要计算声速,因此在风场反演过程中,消除了声速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测风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测风的装置,可以应用于临近空间大气风场的测量,采用了一对扬声器和声传感器,通过测量声波在顺风情况和逆风情况下的传播时间延迟的方法获取风速。该装置仅需要采用一对扬声器和声传感器,通过旋转机构实现了对高空大气水平风场的探测,在风速反演过程中,不需要确定声速,因此消除了声速误差的影响,提高了风场反演的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测风的装置,其包括:
声传感器,用于声波发射信号的接收;
扬声器,用于声波发射信号的发射;
旋转机构,用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声传感器的转动;
收发控制子装置,用于为所述旋转机构提供控制信号、产生并放大声波发射信号、将接收的声波发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据处理子装置,用于大气风场的反演;
所述声传感器与所述扬声器相对放置,且二者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声传感器和所述扬声器的下方,用于周期性旋转所述声传感器和所述扬声器。
利用所述旋转机构将扬声器和声传感器以两者距离的中心位置为圆心旋转180°,分别接收旋转前和旋转后的数字信号,对应得到在顺风情况下,声波信号从扬声器到声传感器的传播时间延迟t1和逆风情况下,声波信号从扬声器到声传感器的传播时间延迟t2;再根据公式(1)获得沿扬声器-声传感器方向上的一维风速V,其中,所述扬声器-声传感器方向为y方向;
其中,L为扬声器和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t1为旋转前的顺风时声波信号从扬声器到声传感器的传播时间延迟,t2为旋转180°后逆风时声波信号从扬声器到声传感器的传播时间延迟;
优选地,在获得一维风速V的基础之上,所述旋转机构将扬声器和声传感器整体转动90°,与一维风速矢量呈垂直关系,假设一维风速矢量的方向为y方向,扬声器和声传感器整体与一维风速矢量垂直的方向为x方向,构成两个正交方向;
通过数据处理子装置分别得到在x方向上顺风情况下,声波信号从扬声器到声传感器的传播时间延迟t1′和逆风情况下,声波信号从扬声器到声传感器的传播时间延迟t2′;利用公式(2)得到x方向上的风速V′;
根据公式(3),获得二维风场的风速VW;
若y方向沿正北方向,二维风场的风向由下式得到:
其中φ为二维风场的风向。
基于上述高精度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测风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临近空间实时原位测风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收发控制子装置产生声波发射信号,所述声波发射信号放大后传输至所述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发射所述声波发射信号;
步骤2)所述声传感器接收所述声波发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再通过所述收发控制子装置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将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子装置;
步骤3)所述数据处理子装置接收所述数字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降噪处理后,再将其与所述声波发射信号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顺风情况下的声波信号从扬声器到声传感器的传播时间延迟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苯二甲酸酯衍生物及其组合物
- 下一篇:基于胺的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