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GB三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042584.9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旺;何龙;姜银磊;谢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6;G02B27/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gb 三色 激光 光源 投影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GB三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系统照明部分大多采用LED光源、蓝光激光激发荧光粉光源等,这些光源受发光物质的限制,发光光谱均为带状或连续光谱,导致光源的色彩饱和度偏低,不能很好的还原图像。此外,LED光源由于电光效率较低,不满足节能、高亮的投影需求,而蓝光激光激发荧光粉由于荧光粉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衰减,投影画面色彩随时间变化较大。
随着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技术的成熟,三色纯激光光源作为一种高亮度、高准直的新型光源,正被逐步应用到投影、照明等领域。三色纯激光显示技术以红、绿、蓝三基色为光源,充分利用激光波的可选择性和高光谱亮度特点,使显示图像具有更大的色域表现空间,以实现最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丰富、艳丽的色彩,提供更震撼的表现力。激光显示色域覆盖率可达90%,具有完美的色彩还原度。
在实际应用的激光光源中,由于激光具有高相干性,包括空间相干和时间相干,会导致激光投影显示的散斑效应和不均匀性,特别是人眼对绿光敏感,因此对激光光源的效散斑及匀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现有技术对三色激光的耦合过于复杂,散热多为液冷系统,不能与后续的匀化/消散斑装置进行有效耦合,无法试验光机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GB三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投影显示的散斑效应和不均匀性,以及三色激光的耦合过于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GB三色激光光源投影系统,包括:RGB阵列激光光源模组、X式耦合器、缩束镜组、匀化与消散斑装置、整形镜组、TIR棱镜、DLP调制器、投影镜头;
所述RGB阵列激光光源模组用于提供最初的三色激光,三色激光分别由X式耦合器的左侧、右侧、正后方进入X式耦合器,各色光源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三色激光经X式耦合器后耦合成单路光场;所述的缩束镜组紧贴于X式耦合器后面,压缩光束口径;所述匀化与消散斑装置对压缩后的光场进行匀化、消散斑处理并在其光棒出口处产生均匀的方形光场;所述的整形镜组将光棒出口的方形光场按一定倍率放大照射到DLP调制器中的数字微镜片DMD,整形后的光线先经过TIR棱镜的下半部分的斜面发生全反射后照射至DLP调制器的数字微镜片DMD,光线在数字微镜片反射后,经TIR棱镜、投影镜头投射至荧屏上。
进一步的,所述RGB阵列激光光源模组具体包含红色激光二极管阵列、绿光激光二极管阵列、蓝光激光二极管阵列、导热铜板、导热管、散热片、准直透镜阵列;各色激光二极管阵列均匀排列安装在导热铜板上,导热铜板内插导热管,导热管内含冷媒,导热管另一端接散热片,准直透镜阵列置于各色激光二极管阵列前端,准直透镜阵列的排列布局与激光二极管阵列的排列布局一致,形成一一对应,激光二极管阵列可采用间距平行布局或者杨氏倒三角布局。
进一步的,所述准直透镜阵列的透镜面型采用双曲非球面,可有效减小光源模组尺寸,将激光发射的高斯分布场转换为平顶分布场,起到初步匀化的效果,双曲非球面透镜方程为:
其中,cx、cy、kx、ky分别为非球面透镜在X、Y方向的曲率和圆锥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RGB阵列激光光源模组采用高频分时驱动,驱动调整频率为120Hz,调制时序采用RBGR共G共实现RGBY的驱动方案,可充分发挥绿光激光光源的使用率,提高系统光通亮。
进一步的,所述X式耦合器为XPlate耦合器,由一长两短的平板胶合成“X”形状,平板各面的膜系只有长波通分光膜和短波通分光膜两种,各面的膜系只有长波通分光膜和短波通分光膜两种,由此制作的XPlate耦合器膜系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匀化与消散斑装置具体包含静态扩散片、相位调节器、耦合聚光透镜、高速全向扩散轮、光棒、光机结构件、驱动电路;整个匀化与消散斑装置可封装集成一个独立模块,减小系统尺寸。
进一步的,静态扩散片、高速全向扩散轮的扩散半角HWHM控制在1.5°-2.5°之间,扩散角太小,匀化和消散斑效果不足,扩散角太大,不利于后端的耦合,会造成光效的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聚光透镜采用非球面透镜,非球面的方程为:
其中,R为球面顶点处的曲率半径(从左向右为正),K、Rn为非球面系数,ρ为归一化径向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式降温装置
- 下一篇:消除声音串扰的方法、装置及语音编解码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