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2444.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智;姬松涛;孟祥旭;徐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C29/24 | 分类号: | E21C29/24;E21C37/00;E21F7/00;E21F16/00;E21F1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瓦斯 巷道 无人 值守 自动 掘进 系统 | ||
1.一种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用智能钻车(100)、用于控制矿用智能钻车(100)的远程控制系统,所述矿用智能钻车(100)包括动力系统和由其驱动的执行系统,所述执行系统包括履带式旋转底盘(101)、位于履带式旋转底盘(101)上方的可旋转的支承板(26)、固定在支承板(26)上的两个立柱(7)、可沿两个立柱(7)分别上下滑动的两个固定板(9)、转角升降油缸(6)、换杆钻进系统,换杆钻进系统包括两个转角油缸(8)、转进电机(10)、钻杆卡盘(11)、多根钻杆(12)、换钻机械手(13)、钻杆调整液压缸(14)、钻杆提升系统(15)、钻杆库(16)、钻杆抓手(17)、换钻机械手升降杆(18)、U形支撑框架(25)、安装台(31)、机械手平台(32),所述安装台(31)设置在两个立柱(7)之间,所述安装台(3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耳(313),所述安装台(31)的中间设置有钻杆抓取孔(312),所述转进电机(10)滑动连接在安装台(31)的上方,所述钻杆卡盘(11)设置在安装台(31)的端部,所述转角升降油缸(6)的两端分别与支承板(26)、其中一个固定板(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9)与两个安装耳(313)通过销轴连接,两个所述转角油缸(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9)连接,两个所述转角油缸(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台(31)的两侧,所述U形支撑框架(25)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台(31)上,所述机械手平台(32)滑动连接在U形支撑框架(25)上,所述钻杆调整液压缸(14)驱动所述机械手平台(32)在U形支撑框架(25)上滑动,所述换钻机械手(13)与换钻机械手升降杆(18)连接,所述换钻机械手升降杆(18)穿过所述U形支撑框架(25)与所述钻杆抓手(17)连接,多根钻杆(12)自上而下设置在钻杆库(16)内,所述钻杆提升系统(15)将钻杆库(16)内的钻杆(12)提升到抓取位置或将用后钻杆(12)返回钻杆库(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提升系统(15)包括两个升降丝杠(5)、两个丝杠驱动电机(51)、两个升降螺母(52)、升降板(53),两个升降丝杠(5)均与安装台(31)垂直连接且分别位于安装台(31)的两端,两个丝杠驱动电机(51)的连接轴与两个升降丝杠(5)分别连接,两个升降螺母(52)与两个丝杠驱动电机(51)分别螺纹连接,升降板(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螺母(52)连接,所述升降板(53)可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提升系统(15)还包括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升降螺母(52)内或升降板(53)内,所述微型电机驱动所述升降板(53)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框架(25)的两侧板设置有观察孔(2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系统还包括支撑框架(27),所述支撑框架(2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门式架,两个立柱(7)分别与两个门式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旋转底盘(101)包括行走履带(24)、支承平台(29)、旋转液压马达(19)、转盘轴承(20),所述旋转液压马达(19)设置于行走履带(24)内,所述支承平台(29)位于行走履带(24)的上方,所述旋转液压马达(19)的旋转轴的端部穿过所述支承平台(29),所述转盘轴承(20)套装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瓦斯高突巷道无人值守自动掘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定位器及后置全向摄像头(21)、前置传感器模块及前置摄像头(22)、车载交换机及中央控制器(23),激光定位器及后置全向摄像头(21)、前置传感器模块及前置摄像头(22)、车载交换机及中央控制器(23)采集巷道影像数据并将巷道影像数据传回地面中央控制器,并根据控制指令引导钻车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4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