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布的测定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2374.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丁瑜;饶云康;潘波;许文年;张恒;刘琦;漆楚繁;范晨;曾珊瑚;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混凝土 孔隙率 分布 测定 装置 方法 | ||
1.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布的测定方法,所述测定方法采用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布的测定装置来实现,所述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布的测定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竖直安装有支架轴,所述支架轴上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安装有测量装置;
所述支架轴包括下部杆(3),所述下部杆(3)上套装有中部限定块(4),在中部限定块(4)之上的部分为上部尺身(5),在下部杆(3)的顶部固定有顶部限定块(6);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游标尺(8),所述游标尺(8)滑动配合安装在上部尺身(5)上,在游标尺(8)的上方安装有微调装置(9),在游标尺(8)的侧壁上固定有挂物爪(10);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载物装置、量筒(13)和积水容器(14);
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脚(2);
所述积水容器(14)设有溢水孔(15)和进水孔(16),进水孔(16)设有阀门;
所述载物装置包括挂线(17),所述挂线(17)的一端连接在挂物爪(10)上,另一端连接有底部托盘(18),所述底部托盘(18)上设置有大量孔洞;
所述游标尺(8)与上部尺身(5)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螺钉(12);所述微调装置(9)与上部尺身(5)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螺钉(11);
所述底座(1)上设有水准泡(7);
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调节支脚(2)使得水准泡(7)中的液珠处于中间位置;
Step 2:分别拧松第一限位螺钉(11)和第二限位螺钉(12),将游标尺(8)滑动至上部尺身(5)的顶部,分别拧紧第二限位螺钉(12)和第一限位螺钉(11);
Step 3:将积水容器(14)放置在底座(1)上,从进水孔(16)向积水容器(14)灌水至溢水孔(15)有水溢出,关闭阀门;
Step 4:将载物装置挂载在挂物爪(10)上,将试样放置在载物装置的底部托盘(18)上;
Step 5:分别拧松第一限位螺钉(11)和第二限位螺钉(12),缓慢向下滑动游标尺(8)至试样底部接近溢水孔(15)底部,拧紧第一限位螺钉(11),调节微调装置(9)至试样底部与溢水孔(15)底部平齐,拧紧第二限位螺钉(12),然后按下游标尺(8)的归零键;
Step 6:将量筒(13)放置在底座(1)上,分别拧松第一限位螺钉(11)和第二限位螺钉(12),缓慢向下滑动游标尺(8)至显示屏读数接近m毫米,拧紧第一限位螺钉(11),调节微调装置(9)至显示屏读数为m毫米,拧紧第二限位螺钉(12),记下量筒(13)的读数V1,试样m毫米厚的孔隙与骨架的总体积为V,则试样此m毫米厚的孔隙率为n1=(V-V1)/V;
Step 7:按Step 6以m毫米厚度依次测完整个试样,最终得到孔隙率沿高度的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布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尺身(5)标有刻度且设有定栅,所述定栅与设置在游标尺(8)上的动栅相配合构成容栅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布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标尺(8)设有电子显示屏和归零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3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公众号的物联网设备控制和权限分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探针装置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