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录音干扰仪及其混频功率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2129.9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韩站伟;杨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 | 代理人: | 董云,杨昕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录音 干扰 及其 混频 功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录音干扰仪及其混频功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录音技术的提高和录音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利用各种录音设备进行非法窃听录音活动。录音屏蔽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录音屏蔽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录音设备工作过程中,通过某种装置生成高频随机信号,使其辐射功率Ps大于录音设备(主要是声传感器)的输出功率Pout,就可以对录音设备进行压制性干扰,使其录音设备录制的只有一片噪音,而且录制的噪音无法被还原成有用的语音信息,就可以达到屏蔽录音,来保护语音信息的目的。
现有的录音屏蔽器其屏蔽信号的功率往往是恒定的,也就导致录音屏蔽器的有效屏蔽范围是有限的,当录音屏蔽器放在室内时,用户并不知道窃听器装在在室内的那个地方,这样就可能出现用户讲话时的位置处于窃听器的窃听范围内而超出了屏蔽器的屏蔽范围,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虽然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录音屏蔽器的发射功率设计得很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屏蔽录音,完全能满足一般的居室、办公场所的录音屏蔽的需求,无需考虑用户讲话时的位置,但是较大的发射功率势必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用户的健康。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感知用户距离并根据用户的距离和说话声音大小来调节干扰信号的发射功率的录音干扰仪对于保护用户隐私、对保障用户身体健康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录音干扰仪,该录音干扰仪可以感知用户距离并根据用户的距离和说话声音大小来调节干扰信号的发射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录音干扰仪,包括:
声音采集终端,其包括第一主控模块,还包括与第一主控模块连接的声音采集模块、第一距离感应模块以及信号发送模块 ;
干扰信号发生器,其包括第二主控模块,还包括与第二主控模块连接的信号调制单元、第二距离感应模块、信号接收单元,还包括与信号调制单元连接高频发生模块、低频发生模块以及电磁脉冲发生模块,所述高频发生模块、低频发射模块以及电磁脉冲模块的信号发射端均连接有功率放大单元,所述功率放大单元连接并受控于所述第二主控模块,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高频发射模块、低频发射模块以及电磁脉冲发射模块;
所述声音采集终端与干扰信号发生器通过所述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距离感应模块与所述第二距离感应模块为一对信号配对的用于感应声音采集终端与干扰信号发生器的距离的电路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控模块和第二主控模块均采用单片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距离感应模块和第二距离感应模块均采用WIFI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发送模块与信号接收模块均采用蓝牙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低频发射模块为超声波换能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频发射器为全向天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声音采集模块包括指向型拾音器、与指向型拾音器连接的滤波降噪模块以及与滤波降噪模块连接的A/D转换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频功率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录音干扰仪的混频功率进行合理控制,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又能使录音干扰仪不会对用户造成太大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频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声音采集终端与干扰信号发生器建立通信连接,对两者之间的距离进行感应;
S2.利用声音采集终端对讲话者的声音进行采集,对声音强度进行分析;
S3.根据感应的距离的远近和采集到的声音的强度对高频发射功率、低频发射功率和脉冲发射功率进行控制,使高频发射功率、低频发射功率以及脉冲发射功率与声音采集终端和干扰信号发生器之间的距离以及讲话者的声音强度正相关。
作为优选方案:对高频发射功率、低频发射功率以及脉冲发射功率的调节为发射功率与所述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脉冲发射模块发出的脉冲信号为频率不断变化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录音干扰仪,当用户与干扰信号发生器的距离较远时,干扰信号发生器发出较大的功率,使得窃听器距离用户的距离小于干扰信号发生器距离用户的距离时,窃听器也能被有效屏蔽;而当用户与干扰信号发生器的距离较近时,干扰信号发生器发出较小的功率,防止大功率干扰信号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骨传导耳机的智能头带
- 下一篇:一种模拟全景音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