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器的乘客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038.3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4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石存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鑫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B64G1/6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器 乘客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配件,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的乘客座椅。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在座椅的背部,尤其是在民用航空器的座椅背部会设置供乘客使用的小桌板,这些小桌板的一端铰接在座椅背部上,另一自由端可旋转至水平状态,供乘客放置餐盒或水杯。
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桌板一端铰接,一端悬空,其支点受力受限,并且悬空的部分较多,从而在飞行过程中桌板极易颠簸晃动,乘客的一些饮料、食物或其它物品极易抖动掉落,给乘客带来不便,且因为面积小,放置的东西也不能过多过重;2、当同排外面的乘客使用桌板时,内部的乘客外出上厕所极为不便,需要外部乘客收起桌板方可;3、当桌板使用久后其铰接部或者固定部出现问题后,桌板无法正常水平放置,甚至会出现倾斜导致无法使用,并且固定部损坏后桌板无法固定,桌板只能平放,必须更换,极为不便;4、在使用桌板进餐或者使用电子设备时(现在部分航空公司已经可以使用规定的电子设备),桌板距离乘客有一定距离,为了方便,乘客基本需要前俯才能正常操作,这就使得乘客无法舒适的长时间进餐或使用电子设备,乘客的体验较差;5、桌板的水杯槽一般较浅,在颠簸时放置的水杯或饮料极易翻倒,给乘客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的乘客座椅,从而解决了以往乘客座椅的桌板面积小、使用不便及极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航天器的乘客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靠背,所述座椅本体的任意一侧的外侧面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桌板,所述容纳腔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容纳腔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和导向槽,所述座椅本体上端向上凸起形成有两个转台,所述容纳腔两侧的导向槽均分别设置到转台内;
所述桌板下端还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分别卡入容纳腔两侧的导向槽内,所述桌板可沿导向槽滑动从而伸出容纳腔,并在转动轴作用下实现自由转动;
所述座椅本体位于设置容纳腔的一侧的上端外侧部分内凹形成定位台,定位台上固定有第一永磁体,所述桌板下端位于容纳腔内侧面还设置有第二永磁体,桌板在伸出容纳腔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可相互配合吸紧将桌板水平固定;
所述桌板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水杯槽和一个方形槽。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水杯槽内底部还设置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弹性卡齿,弹性卡齿均向水杯槽中心倾斜向下设置。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转台内的导向槽还设置有定位台阶,定位台阶之间的间距小于转动轴的间距。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桌板采用隔热硬质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桌板面积大,可放置较多东西,使用方便,使用时不影响两排乘客进出,并且平放后状态平稳,乘客摆放的水杯、餐具或电子设备不会晃动,使用时距离乘客较近,乘客直接躺着即可,增加了乘客的舒适性,并且可长久使用而不会损坏,减少了维修成本和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正视图,图中桌板位于原始位置;
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正视图,图中桌板位于水平位置;
图6是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座椅本体;2、靠背;3、方形槽;4、容纳腔;5、转台;6、水杯槽;7、导向轮;8、导向槽;9、桌板;10、减震弹簧;11、转动轴;12、第二永磁体;13、第一永磁体;14、定位台;15、定位台阶;16、旋钮;17、弹性卡齿;18、主桌板;19、限位柱;20、配合齿条;21、固定齿条;22、次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鑫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鑫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