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990.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李万军;程相千;龚攀;盛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蒋晏雯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簸箕口 三角形块 构造柱 混凝土 不锈钢 模板卡 施工 构造柱混凝土 模板加固体系 边卡 结构分离 切割分离 预留洞口 槽位置 侧模 初凝 搭设 切板 脱模 浇筑 清洗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制作簸箕口成品不锈钢模;二:搭设构造柱模板加固体系;三:将构造柱侧模上簸箕口预留洞口位置四周的模板边卡入模板卡槽内;四:将切板顺着模板卡槽位置将构造柱自身结构与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进行切割分离;五:将簸箕口成品不锈钢模与混凝土三角形块拿掉;六:将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与成品不锈钢模脱模;七:清洗成品不锈钢模;本发明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与构造柱结构分离开,待混凝土初凝后,将簸箕口成品不锈钢模与混凝土三角形块一并拿掉,省去了后续的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的凿除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簸箕口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企业的迅速发展,各项施工技术均已成熟,企业对施工质量、进度、效益要求也更高;构造柱簸箕口一般同构造柱自身模板加固体系一并形成,这样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条件时将模板全部拆除后才可进行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的凿除施工,此时混凝土强度高,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很难凿除,由于构造柱数量较多,凿除工作量大且人工成本高。若工人凿除不仔细,还将影响构造柱表观质量,导致凿除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解决构造柱簸箕口浇筑完成后三角形混凝土块后期凿除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簸箕口成品不锈钢模;该不锈钢模包括切板和模板卡槽,所述切板设于模板卡槽上部,切板顶部有卷边;所述模板卡槽一侧上部斜向向外设有簸箕槽;
步骤二:搭设构造柱模板加固体系;
步骤三:将构造柱侧模上簸箕口预留洞口位置四周的模板边卡入模板卡槽内;
步骤四: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切板顺着模板卡槽位置将构造柱自身结构与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进行切割分离;
步骤五:待混凝土初凝后,将簸箕口成品不锈钢模与混凝土三角形块一并拿掉;
步骤六:将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与成品不锈钢模进行脱模;
步骤七:清洗成品不锈钢模;并将混凝土三角形块集中堆放养护,用作后期墙体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后塞口的成品混凝土三角块填充构件。
所述的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板为不锈钢切板,其厚度为1.5mm。
所述的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卡槽为不锈钢模板卡槽,其厚度为1mm。
所述的构造柱成品簸箕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槽与模板卡槽外侧之间的夹角为1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与构造柱结构分离开,待混凝土初凝后,将簸箕口成品不锈钢模与混凝土三角形块一并拿掉,省去了后续的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的凿除施工。
本发明采用定制簸箕口成品不锈钢模,一套不锈钢模可以多次重复周转使用,可节约成本;同时也可省去后续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的凿除工序,不仅可节省人工费用,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避免了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的凿除施工所产生的噪音、扬尘污染;用不锈钢切板将构造柱自身结构与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进行切割分离,其切面平整、顺直,使构造柱自身结构不会因为后续的二次施工造成破坏,提高了施工质量;切除下来的簸箕口混凝土三角形块采用不锈钢模成型,其表观质量较好,集中堆放养护后,可用作后续墙体顶部与主体结构之间后塞口的成品混凝土三角块填充构件;既达到了绿色环保施工的要求,又可节省成本费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柱柱箍支撑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施工模板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