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透光膜板及其LED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193.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3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鄢波;付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阳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9/32 | 分类号: | F21V9/32;F21V23/00;F21V23/0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透光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透光膜板及其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其具有非常好的节能功能。
目前的LED灯,其有单色灯和变色灯等等类型。
现有的透光板其一般为透明或者雾化非透明的结构,目前只有安装各自带有透明透光板或者雾化非透明的透光板,LED灯才能够实现各自的功能。
分别安装带有上述两种结构的透光板,其不仅增加了灯具的成本,而且灯具的功能相对较为单一,导致其实用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功能且还能降低成本的LED灯透光膜板。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且成本更低的LED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LED灯透光膜板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PC导电膜,在两块PC导电膜之间设有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在两块PC导电膜中的其中一块PC导电膜上连接有正极导电线,在另外一块PC导电膜上连接有负极导电线。
通过设计PC导电膜协同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其可以在通电状态下实现透明功能,在未通电状态下实现雾化模糊的功能,当不同颜色的发光体照射至该膜板上后,其可以显示出不同亮度的光,设计非常合理且实用性非常强。
其次,整体的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在上述的LED灯透光膜板中,两块PC导电膜的厚度相等。同等厚度的设计,其便于后续的组装连接,以及前期的加工制造。
在上述的LED灯透光膜板中,所述的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厚度小于PC导电膜的厚度。
当然,厚度的薄厚,其可以根据的实际的设计而定。
在上述的LED灯透光膜板中,在两块PC导电膜中的其中一块PC导电膜边缘连接有第一凸片,在另外一块PC导电膜边缘连接有第二凸片,所述的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错开分布。
设计的凸片,其便于导线的连接。
在上述的LED灯透光膜板中,所述的正极导电线连接在第一凸片的第一导电片上且第一导电片与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电性连接;
所述的负极导电线连接在第二凸片的第二导电片上且第二导电片与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电性连接。
导电片为铜/铝箔。
本LED灯包括灯座和连接在灯座上的多色发光体,以及套设在多色发光体外侧的聚光碗,在聚光碗内设有透光膜板,该透光膜板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PC导电膜,在两块PC导电膜之间设有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在两块PC导电膜中的其中一块PC导电膜上连接有正极导电线,在另外一块PC导电膜上连接有负极导电线。
在上述的LED灯中,在两块PC导电膜中的其中一块PC导电膜边缘连接有第一凸片,在另外一块PC导电膜边缘连接有第二凸片,所述的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错开分布。
在上述的LED灯中,所述的正极导电线连接在第一凸片的第一导电片上且第一导电片与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电性连接;
所述的负极导电线连接在第二凸片的第二导电片上且第二导电片与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LED灯中,所述的灯座呈圆盘状结构,在灯座的一端具有定位平面,所述的多色发光体固定在定位平面上,所述的聚光碗小头端固定在定位平面上且套设在多色发光体外围,在灯座的另一端设有散热结构。
在上述的LED灯中,所述的多色发光体包括驱动电路板和连接在驱动电路板上的内发光体,在内发光体外侧设有圆环外发光体,所述的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分别连接在驱动电路板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LED灯透光膜板以及LED灯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计PC导电膜协同铁电液晶高分子材料层,其可以在通电状态下实现透明功能,在未通电状态下实现雾化模糊的功能,当不同颜色的发光体照射至该膜板上后,其可以显示出不同亮度的光,设计非常合理且实用性非常强。
2、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3、降低了使用成本。
4、多功能且符合当前社会的技术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LED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多色发光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阳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善阳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