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射波的提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8681.0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闯建;彭苏萍;赵惊涛;杜文凤;崔晓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射波 提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的提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波的瞬时相位;对瞬时相位进行修正移动顶点拉东变换,得到地质异常体的定位信息;根据定位信息分别提取绕射波的左支和绕射波的右支,得到绕射波。本发明的方法中,能够得到地质异常体位置和对应的均方根速度,得到的绕射波信息更加全面,能够根据定位信息分别提取绕射波的左支和绕射波的右支,使得提取得到的绕射波的左支和绕射波的右支保留了原有的极性,也就是能够恢复绕射波的极性反转特征,获得了高保真的绕射波,以根据绕射波的极性反转特征确定地质异常体的种类,缓解了现有的方法中,获得的绕射波信息不够全面,并且存在严重的失真,无法区分地质异常体种类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射波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地质不连续点(如断点、地层尖灭点、裂缝、陷落柱等)时,会形成新震源,以球面波的形式继续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或散射波。因此,利用绕射波勘探技术,可实现地质异常体的高分辨率探测。而在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地质异常体的准确预测可有效提高矿产资源采收率,降低突水、瓦斯突出、顶板塌落等危害。故绕射波提取技术在地质异常体准确定位和高分辨成像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平面波分解是常用的绕射波分离技术之一。当震源为平面波震源时,反射波也会以平面波的形式传播,而绕射波依然具有球面波传播特征,针对这一特点,构建平面波分解滤波器对反射波进行滤波。因此,平面波分解本质上是通过压制反射波,突出绕射波的方式达到绕射波分离的目的。该方法的精度依赖于反射波局部倾角值的预测,分离后的绕射波包含噪音等干扰,且未提供绕射点的准确位置。
而利用绕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如绕射波走时曲线的双曲特征、振幅衰减规律等)对绕射点进行定位,难以区分散射体(如裂缝等)和绕射体(如断层等),无法恢复绕射波的极性反转特征和衰减规律。
综上,现有的绕射波的提取方法中,获得的绕射波信息不够全面,并且,存在严重的失真,无法区分地质异常体的种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射波的提取方法及装置,以缓解现有的绕射波提取方法中,获得的绕射波信息不够全面,并且存在严重的失真,无法区分地质异常体种类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绕射波的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震波的瞬时相位,所述瞬时相位为所述地震波的属性数据;
对所述瞬时相位进行修正移动顶点拉东变换,得到地质异常体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地质异常体位置和所述地质异常体位置处的均方根速度;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分别提取所述绕射波的左支和所述绕射波的右支,得到所述绕射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获取地震波的瞬时相位包括:
获取零偏移距道集数据;
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对所述零偏移距道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地震波的零偏移距道集数据;
对所述地震波的零偏移距道集数据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所述地震波的零偏移距道集数据的正交道集;
根据所述地震波的零偏移距道集数据和所述正交道集确定所述地震波的瞬时相位。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对所述瞬时相位进行修正移动顶点拉东变换,得到地质异常体的定位信息包括:
对所述瞬时相位中的每个采样点进行修正移动顶点拉东变换,得到多个极大能量值和所述多个极大能量值对应的扫描速度,其中,所述瞬时相位中包括多个采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8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