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857.9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袁宏峰;姚树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数据 信息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多个PLC控制柜,所述多个PLC控制柜设置在多个能源站中;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与所述多个PLC控制柜相连,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包括第一以太网接口和第二以太网接口;网络交换机,分别与所述包括第一以太网接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相连;云平台,所述云平台与所述网络交换机相连,所述云平台还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相连,所述云平台与所述多个PLC控制柜中数据形成对应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云平台可以获取所述多个PLC控制柜上的信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用户随时随地能观看所有能源站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站是采用冷热电三联供的运营模式,就是利用燃气为主要能源供应,将燃气燃烧产生的能量用来发电,并将发电产生的余热用来供冷和供热。能源站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调整冷热电能的供应比例。如果想将冷热电三者的供应比例达到最优,则需要将现有的能源站供应数据采集分析,得出最优的方案。
能源站内的信息采集一般采用485总线将智能仪表连接到PLC控制柜内,这样PLC就能获得能源站内智能仪表的数据信息。但是,目前能源站内网络都是孤立的局域网络,不能实现能源站与站之间的信息互通,或者在同一位置获得多个能源站的信息。必须要去多个能源站的现场,查询PLC内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用户随时随地能观看所有能源站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多个PLC控制柜,所述多个PLC控制柜设置在多个能源站中;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与所述多个PLC控制柜相连,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包括第一以太网接口和第二以太网接口;网络交换机,分别与所述包括第一以太网接口和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相连;云平台,所述云平台与所述网络交换机相连,所述云平台还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相连,所述云平台与所述多个PLC控制柜中数据形成对应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云平台可以获取所述多个PLC控制柜上的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与所述多个PLC控制柜之间采用MODBUS协议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MODBUS协议包括MODBUS—TCP协议和MODBUS—RTU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向所述云平台上传信息时使用http通讯协议,所述云平台向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下发命令时采用mqtt通讯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PLC控制柜和所述能源物联网接入网关之间通过串口或LAN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能源站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互连,将能源站内的信息点,连城线,最后组成能源站网络,实现用户随时随地能观看所有能源站信息。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能源站数据信息采集系统的通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