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塔式太阳能镜场阴影与遮挡效率的改进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023.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4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龙;吕海生;江建忠;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式 太阳能 阴影 遮挡 效率 改进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热发电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塔式太阳能镜场阴影与遮挡效率的改进算法。
背景技术
当今环境局势日趋紧张,雾霾、煤雨等极端气候层出不穷,各行业节能减排标准日益提高,作为清洁能源,太阳能热发电站对环境的贡献值得重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因集热效率高,热工转换效率高,系统综合效率高,成本降低空间大,更为节能环保,合适大规模应用等优点而成为光热产业未来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方向。然而塔式电站镜场成本十分昂贵,约占整个电站投资总额的30%~50%,因此设计高效率、低成本的镜场对于推动建设塔式太阳能热电站十分必要。而影响镜场光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关于阴影与遮挡效率计算要求变量最多,计算难度也最大。在传统的平板投影模型中,对于较密镜场,某些会产生阴影的定日镜会被忽略,导致阴影与遮挡效率计算或预判断时误差会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式太阳能镜场阴影与遮挡效率的改进算法,能够精确地获取影响塔式太阳能镜场光学效率中的阴影与遮挡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塔式太阳能镜场阴影与遮挡效率的改进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阴影与遮挡改进算法预判断模型;
假定问题定日镜为定日镜2,会阴影或遮挡问题定日镜的定日镜为定日镜1,利用射线追踪可求出阴影或遮挡定日镜1镜心在定日镜2表面坐标系中的投影位置(x1,h2,y1,h2,z1,h2),对于圆形镜场,定日镜1与定日镜2并非完全平行,当定日镜1向定日镜2进行投影时所得的图形本身已经不再是一个矩形,而是一个旋转的平行四边形A'B'C'D',长为Hh,宽为Hw;
将定日镜1的投影放大为一个矩形A”B”C”D”,且投影的四个顶点均在该矩形的四条边上,矩形A”B”C”D”的长为φy×Hh,宽为φx×Hw,其中φx,φy分别表示长与宽的放大系数,当定日镜1可能会对定日镜2产生阴影或遮挡时,需满足条件:
也可简化为:其中,ψx、ψy为x轴与y轴的修正系数,且与φ的关系为:
在镜场优化设计过程中,ψ与φ的值随着镜场形状、定日镜位置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保证计算精度,必须估算每个定日镜φ相应的值。φ计算公式为:
结合上述公式即可预判断定日镜2与定日镜1之间的关系,当判断出两定日镜发生阴影或遮挡时,需记录定日镜1镜心在定日镜2镜面上的投影坐标(x1,h2,y1,h2,z1,h2)与ψ或φ的数据,以备下一步计算环节使用;
(2)获取预判断模型的预测精度;
为获取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需计算定日镜镜场的阴影预测精度ηpr,sd和遮挡预测精度ηpr,bl,
其中,nn代表邻近定日镜总数,sd代表阴影定日镜;bl代表遮挡定日镜,下标ac和pr分别代表实际状态与预测状态,nsdac(i)、nblac(i)与nsdpr(i)、nblpr(i)分别表示对于第i个定日镜实际状态下与预测状态下会产生阴影或遮挡的定日镜数量。统计镜场所有定日镜,即得整个定日镜镜场的阴影或遮挡的预测精度;
(3)采用蒙特卡洛射线追踪模型获取阴影与遮挡效率;
在预判断会产生阴影或遮挡的定日镜区域,使用蒙特卡洛射线追踪模型计算阴影与遮挡效率。蒙特卡洛射线追踪模型围绕中心接收塔、吸热器表面、目标定日镜、临近定日镜和太阳光线5个分模型搭建相应坐标系,完善各坐标系相互转换模型建成,该模型基于统计学原理,对每个定日镜表面进行均匀离散化,通过对样本点的光线追踪,统计定日镜表面可到达吸热器接收面的样本点数量,计算每个定日镜的光学传输效率,单个定日镜与周围某相邻定日镜间射线追踪逻辑流程为:
(3-1)离散目标定日镜表面,获取所有样本点在该定日镜坐标系中位置并向中心塔坐标系转换;
(3-2)抽取某样本点,在该点沿太阳入射光线方向建立射线,判断射线与相邻定日镜抛物面模型是否存在交点;
(3-3)若存在交点,将该交点向相邻定日镜坐标系转换,判断交点是否在定日镜表面范围内,若不存在交点,说明该临近无阴影,进入步骤(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