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铸件整体磁粉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5877.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拓凌玺;李磊;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徐素柏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件 整体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铸件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内一种用于铸件整体磁粉检测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针对铸件的结构同时设置多路通电电流持续通电,对铸件表面的一定厚度层进行整体磁化,形成多个方向高强度的磁场,达到整体磁化的目的,然后对铸件表面整体喷洒磁悬液,整体检测铸件表面的缺陷情况;同时检测过程中对磁场强度不符合要求的部位标记后,重新改变通电磁化的方式进行二次磁化检测。本发明的方法中,不需要将铸件划分区域分别磁化,也不需要人工手持磁棒分别磁化检测,大大降低检测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夹持工具对铸件整体多路通电磁化,明显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缺陷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铸件整体磁粉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磁粉检测采用的设备主要是移动式磁粉探伤机和便携式磁粉探伤机。这类磁粉探伤机磁化电流输出一般为600~5000A,采用触棒法进行检测,大型铸钢件检测时先对检验表面进行分区,区域规格大致为150×150mm的均匀区域,两个触棒的间距一般控制在75~200mm,但最短不得小于75mm。现有技术中,触棒法磁化如图1所示,使用触棒单独地感应周向磁场进行磁化,每个分区内通过两次相互垂直方向的磁化,磁化强度的有效区域1的面积仅为75×75mm。通过对相邻区域进行重叠检测,达到磁化操作逐步覆盖整个铸件的目的,这种检测方法需要长时间托举触棒及其缆线,大量消耗操作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磁化操作不方便,检验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磁粉探伤检测大型铸件时检测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铸件整体磁粉检测的方法,实现多路电流整体磁化铸件,免去检测过程中对铸件表面划分区域,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铸件整体磁粉检测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绘制铸件结构草图,在草图上标记各路电流输入端夹具和输出端夹具的固定位置,并根据各路电流的流向标记磁场强度测试点的位置;所述输入端夹具和输出端夹具用于夹持各组电路的输入电缆和输出电缆;
第二步,将铸件吊运至磁粉探伤设备附近的支垫工装上平稳放置;
第三步,按第一步草图的标记位置,分别在铸件表面对应的位置固定输入端夹具和输出端夹具并分别编号标记,然后分别连接各组电路的电缆;
第四步,将配制的磁悬液均匀的喷洒在铸件表面上,使铸件表面均匀润湿,将各路电缆同时通电磁化铸件表面,使用磁场强度计测量各磁场强度测试点位置的磁场强度,将磁场强度低于2.4KA/m的区域在草图上进一步标记;
第五步,拆卸夹具,仔细检查铸件表面是否有缺陷,并对缺陷部位进行标记;
第六步,对铸件空腔部位磁场强度不足的区域、第四步中标记的磁场强度低于2.4KA/m的区域以及夹具夹持的部位单独进行第二次通电磁化,并进行第二次的表面检查。
本发明的用于铸件整体磁粉检测的方法,针对铸件的结构同时设置多路通电电流持续通电,对铸件表面的一定厚度层进行整体磁化,形成多个方向高强度的磁场,达到整体磁化的目的,然后对铸件表面整体喷洒磁悬液,整体检测铸件表面的缺陷情况;同时检测过程中对磁场强度不符合要求的部位标记后,重新改变通电磁化的方式进行二次磁化检测。本发明的方法中,不需要将铸件划分区域分别磁化,也不需要人工手持磁棒分别磁化检测,大大降低检测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夹持工具对铸件整体多路通电磁化,明显提高检测效率。
为便于实现对铸件表面进行整体多方向磁化,所述磁粉探伤设备设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电路,第三步中,每组电路对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若干条连接电缆,分别与铸件表面标记的对应位置的输入端夹具和输出端夹具连接,第四步中,进行磁场强度检测时三组电路分别循环通电,在铸件表面产生不同方向和强度的磁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铸钢有限公司,未经共享铸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