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防护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5357.3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16;F16L3/205;F16F15/02;F16F15/04;F16F15/073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地质灾害 防护 装置 及其 安装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防护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座、侧向缓冲墙、管道固定夹和缓冲层;所述支撑座包括滑轨结构、第一基座、多个压簧、多个稳定拉杆I、多个稳定拉杆II和第二基座;所述侧向缓冲墙包括L型钢板和多个压簧;通过可压缩的支撑座以及支撑座上的滑轨结构、侧向缓冲墙和管道固定夹的设置,使管道在受到滑坡和落石多是斜向冲击力时,可在管道变形极限范围内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滑动,由支撑座和侧向缓冲墙负责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力和吸能,起到很好的管道防滑坡和落石冲击效果,且低成本,灵活布置,便于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防护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广阔的地域与资源分布的不均的特点,决定了油气长输管道的广泛分布,在穿越山区的管段,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特点,管道常受到小范围滑坡或落石等地质灾害的破坏。
目前,对滑坡和落石等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是从边坡固定的角度考虑,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现有技术中也有针对管道本体保护的,其采用大型不可压缩的固定支撑座以及水平滑移的方法对管道进行保护,其缺点非常明显,只能缓解部分水平方向冲击力的破坏,而滑坡和落石多是斜向冲击力,因此垂直方向的冲击力无法缓解吸收,对管道的保护效果差,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防护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通过可压缩的支撑座以及支撑座上的滑轨结构、侧向缓冲墙和管道固定夹的设置,使管道在受到滑坡和落石多是斜向冲击力时,可在管道变形极限范围内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滑动,由支撑座和侧向缓冲墙负责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力和吸能,起到很好的管道防滑坡和落石冲击效果,且低成本,灵活布置,便于施工。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地质灾害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座、侧向缓冲墙、管道固定夹和缓冲层,所述侧向缓冲墙和管道固定夹位于支撑座上方,缓冲层贴合于管道固定夹内;
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多个压簧、多个稳定拉杆I、多个稳定拉杆II和滑轨结构;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上下对应设置,并通过多个均匀布置的压簧连接;所述第一基座下表面和第二基座上表面边缘分别对应设置多个U型扣,所述稳定拉杆I两端相互交叉固定于支撑座长边U型扣,稳定拉杆II两端相互交叉固定于支撑座短边U型扣;所述滑轨结构固定于第一基座上表面;
所述侧向缓冲墙包括L型钢板和多个压簧,所述L型钢板的面板通过多个预埋于第一基座上的螺栓固定于第一基座上;
所述管道固定夹包括第一管道固定夹和第二管道固定夹,所述第一管道固定夹和第二管道固定夹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底部设置滑块结构,所述滑块结构自由安装于滑轨结构内,使管道固定夹可沿滑轨结构左右滑动;
所述L型钢板的腹板背面与第一管道固定夹通过多个压簧相连,起到水平方向的缓冲吸能作用;
所述缓冲层包括内柔性膜、外柔性膜和多颗发泡树脂颗粒,所述内柔性膜和外柔性膜同轴内外对应设置,内柔性膜和外柔性膜之间填充发泡树脂颗粒,对管道本体起到保护作用,且辅助管道固定夹固定管道。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管道固定夹外表面与L型钢板的腹板平行;所述第二管道固定夹外表面上部为弧形曲面,下部为平面,有利于分散滑坡或落石时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为长方体,稳定拉杆I安装于长边边缘,稳定拉杆II安装于短边边缘,保证支撑座在受力压缩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滑轨结构两端设置限位销,使管道固定夹只能沿滑轨结构水平方向左右各6-8cm范围内滑动,防止管道因过度弯曲而变形受损。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为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