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测管平行限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5327.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涛;刘佳龙;刘华清;王宝齐;贺雷;张琰;冯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装置 声测管 箍筋 平行 竖筋 钢筋笼 双层带 套管 钢环 钢筋笼制作 混凝土浇筑 竖直套管 提升性能 影响检测 复杂度 等距 基桩 竖直 振捣 预留 容纳 替代 施工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测管平行限位装置,所述声测管与所述基桩内的钢筋笼连接;所述钢筋笼包括相互平行的竖筋、连接所述竖筋的内箍筋和外箍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与所述竖筋连接的双层带肋钢环、等距离地设于所述刚环内侧的竖直的套管;所述套管用于容纳所述声测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双层带肋钢环和设置于其内侧的竖直套管;即能够实现对声测管安装的平行且等距要求;且限位装置呈环形,中心给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预留了足够空间,不会影响检测信号。平行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方便,且可替代钢筋笼制作中内箍筋或内外箍筋的作用,从而省去了内箍筋的原料和物力人力,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和施工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测管的安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声测管平行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施工中,通常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质量是否合格,需要在桩基中预埋供检测设备的探头进入的管道,即为声测管。声测管安装时,沿桩身范围声测管间应相互平行,并且每相邻两管间的距离应一致。现有技术中,一般做法是将钢质声测管直接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的内侧。由于焊接可能会烧穿声测管或在管内壁形成焊瘤,影响声测管的通直甚至漏浆,现已较少被采用;绑扎的方法对工人的绑扎素质依赖大,难以保证声测管间平行且等距,对混凝土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分析造成困难,可能会导致误判或者漏判。
公开号CN104374832A的专利文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包括两个套筒和连接两个套筒的限位杆;但是其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声测管与声测管之间的套筒限位杆为钢质材料,而声波透射法检测区域为两管之间的混凝土质量,声波在钢中的传播特性与混凝土中不同,可能会导致检测信号畸变;2)规范要求声测管于钢筋笼内侧呈对称形状布置,根据桩径大小可以是2根,3根或多根管,本解决方案的限位杆对于2根管布置会通过钢筋笼中心,将钢筋笼横截面切割为2个部分,3根管布置将钢筋笼横截面切割为4个小部分,三角形区域较小。在浇筑混泥土时,上述声测管布置会限制混凝土导管或溜槽的空间布置和混凝土振捣棒自由移动,降低混凝土浇筑的效率;3)整个平行限位装置较为复杂,且仅考虑了声测管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未说明声测管与钢筋笼主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未实现现场施工时将声测管与钢筋笼一起下放预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声测管平行限位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测管平行限位装置,所述声测管与所述基桩内的钢筋笼连接;所述钢筋笼包括相互平行的竖筋、连接所述竖筋的内箍筋和外箍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与所述竖筋连接的的双层带肋钢环、等距离地设于所述刚环内侧的竖直的套管;所述套管用于容纳所述声测管。
优选的,所述双层带肋钢环包括上下设置的平行的两层钢环、等距离地设于所述两层钢环之间的钢筋肋。
优选的,所述钢筋肋包括短钢筋肋和长钢筋肋;所述短钢筋肋的厚度与所述钢环的厚度相等;所述长钢筋肋的厚度大于所述钢环厚度。
优选的,所述长钢筋肋的外端与所述钢环的外表面平齐;所述长钢筋肋的内端与所述套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长钢筋肋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声测管的外径之间的差值为1~5mm。
优选的,所述钢筋笼的内箍筋用所述双层带肋钢环代替。
优选的,所述双层带肋钢环设于所述竖筋内侧并与之连接,所述钢筋笼的内箍筋被所述双层带肋钢环代替。
优选的,所述双层带肋钢环的钢环上均匀地设有与所述钢环同轴且内径与所述竖筋的直径相等的通孔;所述竖筋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钢筋笼的内箍筋和外箍筋分别被所述双层带肋钢环所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