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硒纳米颗粒高分子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4367.5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森阳;赵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20/20 | 分类号: | 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高分子 复合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纳米颗粒高分子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硒纳米颗粒pH 敏感高分子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硒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的微量元素,它对免疫力的提高,对清除自由基、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延缓衰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缺硒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疾病的发生。用于动物和人的硒补充制剂可分为无机硒(主要是亚硒酸盐)和有机硒(包括酵母硒、氨基酸硒等)。亚硒酸盐毒性大,安全应用范围窄,过量的硒对动物和人体产生毒性;有机硒的生物学利用率较高,急性毒性小,是良好的补硒品种,但仍存在局限,如仍有一定的慢性毒性,在饲料中应用成本高等。
纳米硒是尺寸范围在纳米尺度的单质硒,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显著拓宽了硒的中毒剂量与有效剂量的范围。纳米硒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均低于亚硒酸钠和酵母硒,是安全的硒制品,在饲料添加剂中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纳米硒被人和动物摄入后,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方式与无机硒、有机硒均不同。纳米微粒在胃肠道的吸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纳米微粒可以完整地被吸收,其吸收途径可能包括:被肠道上皮细胞摄取至细胞内,通过细胞间转运吸收,经Peyer氏集合淋巴结摄取,且其吸收部位主要是在小肠。
目前已报道了多种制备纳米硒的方法,以液相化学法最为常用,如表面活性剂法、微乳液法、蛋白质模板法、聚合物模板法以及固相反应等。张胜义等利用甲壳素模板法制备了纳米硒(CN 1264521C);夏枚生等利用多孔矿物材料模板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硒(CN 100389058C);谭国龙等利用在水溶液中形成高分子骨架的稳定剂制备了纳米硒(CN 103420344B)许详等人用琼脂模板法制备了琼脂负载型纳米硒(CN103445000B)。
这些工艺中使用的的纳米硒载体一般为聚糖类、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以及多孔矿物材料等,仅仅考虑了纳米硒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的生成和分散,而对纳米硒颗粒进入消化道内从载体上的分离释放并未进行考虑,这就可能导致负载的纳米硒的释放速度难以控制的问题。若释放速度过快则可能导致非晶态的硒纳米颗粒的团聚而失去活性,释放速度过慢可能导致被排出体外而不能被动物利用。
纳米硒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等无机硒,限制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因此,为提高纳米硒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利用效率,应选择适合的纳米硒载体,以使其充分适应动物消化道内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纳米硒在消化道内的释放,提供一种纳米硒pH敏感高分子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应用pH敏感凝胶作为硒纳米颗粒的模板和载体,使纳米硒在其主要吸收部位——pH较高的小肠内得以释放,以提高纳米硒的吸收利用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
(1)制备pH敏感高分子复合微凝胶;
(2)(2)将步骤(1)的pH敏感高分子复合微凝胶作为硒纳米颗粒合成的模板和载体,
负载硒盐并同时用还原剂还原硒盐,制备得到硒纳米颗粒高分子复合微凝胶。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pH敏感高分子微凝胶。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氢氧化钠均匀分散于重蒸馏水中,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氢氧化钠和重蒸馏水的质量比1:0.5~1:0.05~0.2:0.1~0.5:5~15,在氮气保护和搅拌状态下,加入过硫酸铵,过硫酸铵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1~0.:3,在40℃条件下恒温反应24h,反应产物经无水乙醇洗涤、离心分离、冷冻干燥,得到pH敏感聚甲基丙烯酸微凝胶;该微凝胶在胃液环境(pH<2)时处于收缩状态,在肠液(pH在6.5-7.5范围内)中溶胀;
(2)制备硒纳米颗粒复合高分子微凝胶。将高分子微凝胶均匀分散于二次蒸馏水中,配制成 0.5~1.0g/L的微凝胶分散液,向微凝胶分散液中加入硒盐,使其浓度达到0.4~2.0mmol/L,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还原剂,还原剂与硒盐摩尔比为1:0.4~0.5,加入完毕后调节溶液pH至3以下,析出沉淀,即得到硒纳米颗粒复合高分子凝胶。
本发明所述的还原剂,其成分为L-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硒盐,其成分为亚硒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4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