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片比对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4360.3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4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片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片比对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实现准确的确定两个图片的相似度。从第一图片对应的梯度图像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图;从第二图片对应的梯度图像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连通图;根据同一规则,从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图和至少一个第二连通图中确定K对待比对连通图;其中,每对待比对连通图包括一个第一连通图和一个第二连通图;根据每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一连通图与第二连通图的相似度,确定该对待比对连通图的相似度;根据K对待比对连通图的相似度,确定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的相似度。如此,第一图片与第二图片进行比对时能够准确的得到两个图片的结构差异,进而准确的确定两个图片的相似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片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片比对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图片比对方法广泛应用于图片视频相似度计算,在图像中活体识别等金融支付场景中有较大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图片比对技术主要基于结构相似性、直方图和PSNR峰值信噪比等方法确定两个图片的相似度。其中,基于结构相似性的比对方法,通过比较两张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的差异分析图片的区别,这种方法缺点在于当图片出现位移、变大、缩小等情况时,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构信息。基于直方图比对方法,计算图片的灰度值的直方图,通过比较两张直方图的差异,计算图片间的相似度,由于直方图反映的是图片像素灰度值的概率分布,但是对于这些像素原来的位置在直方图中并没有显示,所以图片的骨架、图片中的物体形状等信息都被忽略,直方图转换的过程中信息量丢失较大,并不能准确的反映两个图片结构信息,导致比对结果存在误差。基于PSNR峰值信噪比比对的方法,计算两张图片对应像素值的差异,累加差异得到总的比较值,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像素之间的关联。现有技术中的图片比对方法,对于图片存在大范围差异时,图片比对结果准确率相对较高;对于图片存在小范围差异的容忍度不高,图片相似度比对结果的准确性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片比对的方法和装置,实现准确的得到两个图片的结构差异,进而准确的确定两个图片的相似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片比对的方法,包括:从第一图片对应的梯度图像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图;从第二图片对应的梯度图像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第二连通图;根据同一规则,从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图和至少一个第二连通图中确定K对待比对连通图;其中,每对待比对连通图包括一个第一连通图和一个第二连通图;K为大于0的整数;根据每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一连通图与第二连通图的相似度,确定该对待比对连通图的相似度;根据K对待比对连通图的相似度,确定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的相似度。
可选的,根据同一规则,从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图和至少一个第二连通图中确定K对待比对连通图,包括:从至少一个第一连通图中确定出面积最大的K个第一连通图,从至少一个第二连通图中确定出面积最大的K个第二连通图,组成K对待比对连通图;其中,每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一连通图在K个第一连通图中的面积排序位置与该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二连通图在K个第二连通图中的面积排序位置一致。
可选的,根据每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一连通图和第二连通图的相似度,确定该对待比对连通图的相似度之前,还包括:将第一图片和第二图片置于同一坐标系下,并针对每对待比对连通图,执行:确定出第一连通图和第二连通图的质心坐标;以第一连通图的质心坐标为圆心,拟合出与第一连通图具有相同标准二阶中心矩的第一椭圆;以第二连通图的质心坐标为圆心,拟合出与第二连通图具有相同标准二阶中心矩的第二椭圆;根据每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一连通图与第二连通图的相似度,确定该对待比对连通图的相似度,包括:针对K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每对待比对连通图,根据该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第一连通图与第二连通图之间的第一类相对参数,以及第一椭圆与第二椭圆之间的第二类相对参数,确定出该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一连通图与第二连通图的相似度;将该对待比对连通图中的第一连通图与第二连通图的相似度,作为该对待比对连通图的相似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4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燃料或润滑剂添加剂的环状季铵盐
- 下一篇:从乙醛酸制备内酰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