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源装置安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4073.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张刚;李瑞;刘琦;孟萌;姜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41135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7300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锂离子 动力 蓄电池 电源 装置 安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源装置安全检测方法,包括包括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充放电性能的检验、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性能的检验、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动作性能的检验以及电源装置的防爆性能的检验。本发明能够对电源装置中的电体电池或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防爆外壳进行全面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防爆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爆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源装置安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大容量动力锂电池因其自身的安全性问题,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特殊性,现行防爆设计、检验标准上一直未允许其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由于在煤矿井下使用锂电池的迫切性,安标矿用产品标志中心在2012年发布安标字(2012)16号文,提出按《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安全技术要求(试行)》的锂电池电源装置可以用于煤矿井下。
防爆等级Ⅰ类指煤矿井下电气设备,Ⅱ类指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环境分区中的0区指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1区指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区指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由于Ⅱ类易燃易爆气体与Ⅰ类相比,气体种类多,爆炸极限大,点燃能量小,传爆能力强,因此还一直没有关于在石油、化工、军工等存在Ⅱ类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的动力锂电池的防爆设计、检验标准,而不被允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源装置安全检测方法,能够对电源装置中的电体电池或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防爆外壳进行全面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爆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源装置安全检测方法,包括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充放电性能的检验、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性能的检验、电池管理系统的保护动作性能的检验以及电源装置的防爆性能的检验;防爆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电源装置包括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和防爆外壳;
单体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的检验包括以下步骤:
A1.分别对25个单体电池样品进行20℃放电容量的检验:样品在20±5℃环境下,以0.2ItA恒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以电池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充满电后搁置1~4h,再以0.2ItA恒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检验结果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100%为合格;
A2.从进行过步骤A1检验的样品中抽取5个单体电池样品进行-20℃放电容量的检验:样品在20±5℃环境下,以电池制造商规定的方法对5个单体电池样品进行充电,充满电后在-20±2℃环境下搁置16h,再在-20±2℃环境下以0.2ItA恒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检验结果以各个样品容量均不低于样品额定容量的30%为合格;
A3.从进行过步骤A1检验的样品中抽取5个单体电池样品进行20℃高倍率放电容量检验:样品在20±5℃环境下,以电池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充满电后搁置1~4h,再以1ItA恒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检验结果以各个样品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70%为合格;
A4.从进行过步骤A1检验的样品中抽取5个单体电池样品进行荷电保持和容量恢复能力检验:荷电保持检验:样品在20±5℃环境下,以电池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充满电后搁置28天,再以0.2ItA恒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检验结果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70%为合格;容量恢复能力检验:样品在20±5℃环境下,再以电池制造商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充满电后搁置1~4h,再以0.2ItA恒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检验结果以各个样品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5%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40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仪
- 下一篇:一种天然林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