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宽窄行多穴数超密植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3922.2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宫力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力臣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4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宽窄 行多穴数超 密植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密植栽培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宽窄行密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不仅是我国的主要食粮,世界上也约有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谷副产品用途广泛,其米糠既是家畜的精饲料,也是医药原料,谷壳可作为工业原料。稻草除可作家畜饲料和食用菌生产原料以及有机肥料外,还是造纸工业等的原料。我国水稻年生产总量虽然发展很快,但与我国水稻的市场需求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受我国人均农业土地资源贫乏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水稻尤其是米质优良的水稻播种面积已难扩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又缺少系统有效的水稻增产增收种植技术模式。因此,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尤其是米质优良的水稻产量就成为非常紧迫的研究课题。发展水稻生产,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对增加稻农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水稻种植技术领域主要有“水稻+”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旱种”种植模式、“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传统耕作方式加现代生产装备的生态水稻种植模式、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新模式、水稻精量机械化直播技术等。
在内蒙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现有种植模式一般行距30厘米,穴距在10厘米到20cm不等,各地区水稻产量也不尽相同。在内蒙自治区赤峰市现有种植模式行距30厘米,穴距18厘米左右,一般地力,平均亩产只有500公斤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宽窄行多穴数超密植栽培方法,
采用本方法能够极大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使每行水稻都处于边行优势,既达到最大化合理密植又能通风透光,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如下步骤构成:
A、育秧
1、品种选择
选用良种: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气候条件,选择通过审定的,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抗倒伏,适合密植的品种,分蘖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质水稻品种,不能越区种植,保证霜前5~7天充分成熟;
2、种子处理
用20%的盐水选种,选出的种子用浸种灵2ML兑水10公斤,浸种6公斤,浸种4~5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
3、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4、播种
北方4月按照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按每个秧床4~5公斤芽谷,均匀撒播,播后进行踏谷,将种子入土“含七露三”状态;播种后即覆膜保温、保湿,平日秧沟内灌满水以保持秧床湿润;
5、秧田管理
高温天气要注意膜内温度,当温度高于35度时即开膜放风、晾苗,防止高温烧苗,按照当地天气条件适时揭膜;秧苗一叶一心后,揭膜水层管理,揭膜后追肥两次,第一次揭膜灌水后开始,每个秧床撒施尿素500克;第二次拔秧前3天使用,每个秧床250克尿素;
B、插秧
1、插秧日期:按照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插秧;
2、插秧方式:宽行垄宽60厘米,窄行垄宽30厘米;在不改变当地现有种植模式的前提下,最大化合理密植,穴距7~12厘米,穴数比现有种植模式增加3000~8800/亩,株数增加30%~60%秧苗数;
3、插秧质量要求:插直、插匀、插满,无漂秧,深不过寸;起秧后要尽快插,秧不易凉,不插病秧、弱秧;
C、田间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力臣,未经宫力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3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水稻品质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冬瓜、玉米高效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