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IPT的Z值结果校正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3703.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肖;岳云霞;钱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凡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B30/00 | 分类号: | G16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彦君;吴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ipt 结果 校正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一种NIPT Z值结果校正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将计算得到的所检测染色体的多个NIPT Z值结果分别作为自变量,一一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运算,得到每一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根据所述每一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拟合出所述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线性函数;根据所述线性函数,确定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新Z值。上述方案能够获取一致性的NIPT Z值结果,提高NIPT Z值结果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IPT的Z值结果校正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 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技术,仅需采集孕妇静脉血,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孕妇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即可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从而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疾病。
现有的NIPT Z值结果计算算法通常包括常规U检验方法、常染色体校正方法以及GC校正方法。由于NIPT检测的三条染色体(Chr13、Chr18以及Ch21)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算法得出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导致最终得到的NIPT Z值结果存在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如何获取一致性的NIPT Z值结果,提高NIPT Z值结果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IPT Z值结果校正方法,包括:将计算得到的所检测染色体的多个NIPT Z值结果分别作为自变量,一一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运算,得到每一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根据所述每一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拟合出所述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线性函数;根据所述线性函数,确定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新Z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每一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拟合出所述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线性函数,包括:当所述计算得到的所检测染色体的NIPT Z值结果个数大于2时,从所有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中,选取其中最大的两个值;将所选取的两个值分别与所述所选取的两个值之和做除法运算,得到的商值作为所述线性函数的两个一次项系数;将所选取的两个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Z值结果与所述两个一次性系数中的最大值相乘,得到第一乘积;将所选取的两个值中的最小值对应的Z值结果与所述两个一次项系数中的最小值相乘,得到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相加,得到所述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线性函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每一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拟合出所述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线性函数,包括:将第i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与所有NIPTZ值结果对应的线性回归系数之和做除法运算,得到的商值作为所述线性函数的第i个一次项系数;将第i个NIPT Z值结果与所述第i个一次项系数相乘,得到第i个NIPT Z值结果对应的一次项;将所有NIPT Z值结果对应的一次项相加,得到所述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线性函数;其中,N为计算得到的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NIPT Z值结果的个数,1≤i≤N。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线性函数,确定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新Z值,包括:将预设样本库中的每一个样本对应的所检测染色体的多个NIPT Z值结果代入至所述线性函数,得到每一个样本对应的线性函数值;根据所述预设样本库中所有样本的判定结果准确度,确定所述新Z值;所述预设样本库中所有样本的判定结果准确度根据ROC曲线方法获取。
可选的,所述线性回归分析运算为logistic回归运算。
可选的,所述所检测染色体的多个NIPT Z值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两种:采用常规U检测算法计算得到的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NIPT Z值结果、采用常染色体校正方法计算得到的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NIPT Z值结果以及采用GC校正方法计算得到的所检测染色体对应的NIPT Z值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凡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凡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3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存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确定制约微藻砷累积能力的关键环境参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