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敌稗的除草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3022.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董庆文;徐志杰;尹忠达;尚嘉彦;杨建江;叶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54;A01N37/22;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22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草组合物 五氟磺草胺 双草醚 敌稗 协同增效作用 重量比 优选 | ||
本发明涉及含有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敌稗的除草组合物,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据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敌稗的重量比为1~2.5:1~2.5:50~200,优选为1.5:2:1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复配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敌稗的除草组合物,该除草组合物除草高效彻底,使用简单方便,成本相对较低,并对作物安全。
背景技术
直播早稻播种时气温较低,稻苗生长缓慢,杂草萌发不一致,一般早期杂草比稻苗高。中晚稻播种时气温较高,禾苗生长快,一般是先长苗后长草,或草、苗同时生长。但早晚稻直播田杂草一般均有两个明显的出草高峰,第一个杂草出草高峰在水稻直播后3~15d,约占总出草量的50%~60%。第二个总草出草高峰在直播后20~50d,约占30%~40%,以后还有少量出草。在第一个出草高峰,直播后3~7d萌发的主要杂草是稗草、千金子、节节菜,7~15d为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第二个出草高峰,主要是矮慈菇、母草、辣蓼、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因此对于禾本科最佳的除草时期是在播种后7~15天内,但是这时候稻苗较小,所以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五氟磺草胺(Penoxulam),属于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药剂可经植物的根茎叶吸收,通过维管束传导至分生组织,从而破坏植物生长点,抑制植株生长,处理后一周左右植株顶芽变红,细胞开始死亡,15-30天植株彻底死亡。广泛用于水直播、旱直播、秧田以及抛秧田、插秧田等,能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杂草,如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鳢肠等。随着使用年限和剂量的逐年增加,单用五氟磺草胺对杂草的效果越来越差,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双草醚(Metamifop)是日本组合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嘧啶苯甲酸类除草剂,为乙酰乳酸酶抑制剂,通过阻止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而起杀草作用。主要用于直播水稻的苗后除草,对1~7叶期稗草均有效,3~6叶期防效尤佳。对大部分常见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都有良好防效。
敌稗(Propanil)属于触杀型除草剂,对水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通过破环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与氧化磷酸化作用,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作用,破坏是植株生理机能,导致叶片逐渐枯萎,最后死亡。敌稗遇土分解,无残留,对后茬没有危害,安全环保。二叶期稗草对敌稗最为敏感,四叶期稻苗容易受害。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秧田、直播田和本田防除稗草和牛毛毡等。
通过不同成分的合理搭配,利用不同的作用机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扩大单剂的杀草谱,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单剂的用药量,并且能有效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本组合物将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敌稗进行合理混配,具有协同增效、扩大杀草谱、节省用药成本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安全高效,用药成本相对较低,易产生抗性的除草组合物,有利于解决稻田早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的危害,所述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敌稗。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还可包含其它活性成分,例如选自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安全剂的农药活性成分和/或植物保护中常用的添加剂和/或制剂助剂,或可与它们一起使用。
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得各个活性成分的用量降低或者相同用量下的药效增强,一般而言,组合物中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和敌稗的重量比为1~2.5:1~2.5:50~200,优选为1.5:2:150。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使用,例如百分含量可以为1-50%,优选为5-30%,更优选为10-20%。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与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按照常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任意一种剂型,例如可以是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可溶性液剂、水乳剂、干悬浮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3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