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轴式直驱空地共享立体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2770.4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涛;董洪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美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2 | 分类号: | B61B3/02;B61H11/00;B61H11/14;B60L53/14;E01B25/22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孙宪维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轴式直驱 空地 共享 立体 快速 轨道交通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轴式直驱空地共享立体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尤其是一种节能永磁电机轴式直驱支撑动力轮的轨道车和立体轨道交通系统,由轨道系统、永磁轴式直驱轨道车、电磁导向及电磁制动系统、无人驾驶空地共享汽车和客运车箱、系统运行云平台组成,可运行在空中、地面、或地下隧道或山体隧道内、或桥梁下的两侧,无人驾驶空地共享汽车可运行在路面上或空中轨道系统中。本发明采用永磁轴式驱动轨道车和电磁导向及电磁制动技术,结构简化,体积和重量均减少50%,节能20‑30%,轨道高度降低重量减轻,实现了空地两用无人驾驶车在轨道运行的同时进行充电,提供了一种城市智慧立体交通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轴式直驱空地共享立体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永磁轴式电机直驱动支撑动力轮的轨道车和立体轨道交通系统及电磁导向系统和轨道充电式空地共享汽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愈加显的迫切,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自德国乌帕塔尔世界第一条空中列车1901年建成安全运行116年历程中,随着技术的进步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地创新。1970年后的日本广岛、上野、湘南、千叶县、东京等和德国多特蒙德和杜塞尔多夫等城市先后又建成结构全新的胶轮结构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2016年9月四川中德空铁科技有限公司试验线和2017年7月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试验线先后建成运行。
CN201620134587.X公开了一种超级锂电池动力空中列车,包括列车车头、车厢体、动力电池包和悬挂牵引装置,所述的动力电池包设置在列车车头,所述列车车头的顶部前后各设置一套悬挂牵引装置,所述的悬挂牵引装置包括电动车轮、轮机架、悬臂和减振系统,所述的轮机架前后各设置一根轮轴,所述的轮轴两端设置有电动车论,所述的减震系统设置在轮机架上所述的悬臂垂直设置在减震系统上。采用超级锂电池能量包作为动力源,减少高压输电线路布线和安全防护投入,可晚上用电低谷充电节约运营电力成本。电动车轮驱动省去了驱动系统,简化了结构。
CN201610138350.3、CN201620186629.4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包括轮架、设置于轮架上的牵引轮、用于驱动牵引轮转动的牵引电机、固定于轮架上的悬架,所述悬架位于轮架的下方,所述悬架的下端用于连接客运车箱,沿着轨道的延伸方向,所述牵引电机位于牵引轮的前方。该发明结构可使牵引电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CN201620518334.2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空铁系统,包括悬挂轨及悬挂于悬挂轨上的称体,所述悬挂轨与车体通过车轮组件相连,所述车轮组件用于驱动车体沿着悬挂轨上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还包括固定于悬挂轨上的能量包,所述能量包与车轮组件上的动力部件电连接,所述能量包用于为所述动力部件提供电能以驱动车体运动。
CN201610563286.3、CN201620753267.2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增程式空中轨道列车及采用该列车的空铁系统,所述轨道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车体沿轨道运动的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的动力源为电能,还包括用于为车轮组件提供电能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与车轮组件电连接,还包括用于为电池包进行充电的增补发电机,所述增补发电机与电池包连接,所述增补发电机为以下发电装置中的一种或机种,然气发电机、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氢燃料发电机。所述空铁系统包括所述轨道列车。该方案提供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充电,以上由增补发电机提供的电能可有效延长列车的行使旅程,减少列车停靠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美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莱芜美澳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