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中华鲟车轮虫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2436.9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4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梁丽君;潘翠莹;邹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33/02;A61K35/747;A61K35/745;A61K35/24;A61K31/4172;A61K31/198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中华鲟 车轮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中华鲟车轮虫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鲟,学名苏氏圆腹鱼芒(Pangasiushypophthalmus),又称巴丁鱼,隶属于硬骨纲,鲶形目,鱼芒科,圆腹鱼芒属,是生长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生长快、抗病性强、耐低氧、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有黑、白和灰三种体色,观赏价值高,其幼鱼常被作为观赏鱼出售,属于中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因商业及外形相似的原因,2005年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推广时,被称为中华鲟。该鱼目前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省份养殖较多,是我国较好的淡水养殖品种。水体交叉污染会导致中华鲟患“绝症”——车轮虫病,凡是饲养过中华鲟的养殖人员几乎都有过因车轮虫病泛滥而导致中华鲟大批死亡的经历。
车轮虫病是目前养鱼生产中比较流行和危害较大的一种鱼病,全国各地的养鱼区均有发生,每年使渔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致使鱼类发生车轮虫病的虫体主要寄生在鱼体的表皮、鳍条及鳃丝等和水体相接触的表面部分,主要是寄生在鱼类的鳃部,虫体以宿主的皮肤和鳃组织作营养,组织受刺激分泌过多黏液,严重时使鳃组织溃烂,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感染车轮虫的病鱼,体色发黑,摄食不良,体质瘦弱,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呈“跑马”状。有时可见鱼体表发白,鱼鳃上黏液分泌物变多,有的鱼体局部会发生变白的状况,鱼体鳃丝上皮组织发生增生,鳃丝组织产生肿胀或被破坏等情况,当大量寄生车轮虫时,严重影响鱼鳃的正常呼吸和活动,致使鱼类窒息死亡。
一般预防是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硫酸铜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清塘进行处理,治疗是采用硫酸铜溶液或硫酸亚铁合剂或敌百虫等进行治疗,从预防和或治疗方法来看,采用的试剂均由不同程度的毒害,且实际养殖过程中,对车轮虫病的防治效果不是很明显,且还会使得车轮虫产生抗体,增大防治的难度,同时,采用的试剂均会不同程度的对养殖的鱼类产生毒害以及对水体产生污染。
目前中草药饲料组合物具有药源广泛、高效、抗药性不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防治鱼病中,除了兼有药性和营养性外,还具有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功效,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日益广泛,所以,鉴于中草药的一系列特点,将中草药运用在中华鲟车轮虫病的防治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申请号200910185251.0《防治车轮虫病的中药》公开了一种防治车轮虫病的中药,其组分重量份数配比为苦楝树根、树皮或枝叶60-80,菖蒲根茎10-30,和甜菜碱5-10,将上述组分干燥、粉碎后与黄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带孔长方体药砖备用。但是从现有的专利与论文来看,针对鱼类车轮虫病的中草药组合物的报道还相对较少,且由于配方的不合理使得目前的中药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治愈率很低,且针对中华鲟车轮虫病的中药组合物还未见报道,严重制约了水产品的发展,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中华鲟车轮虫病的致病特点,开发具有广谱杀菌灭虫的中药组合物,改善中华鲟车轮虫病目前的防治效果,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有效促进水产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治中华鲟车轮虫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治中华鲟车轮虫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芜荑 15~25、生山栀15~25、瓜狼毒6~8、观辣树皮12~18、土荆皮10~20、杜牛膝2~8、烟草3~5、胡桃枝8~12、丝瓜藤12~18、毛木通12~18、望月砂3~8、复合氨基酸8~12、复合菌8~12。
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芜荑20、生山栀20、瓜狼毒7、观辣树皮15、土荆皮15、杜牛膝5、烟草4、胡桃枝10、丝瓜藤15、毛木通15、望月砂5、复合氨基酸8、复合菌12。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半胱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按0.1~0.3:0.8~1.2: 0.4~0.6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所述的复合菌,是将酵母菌、嗜酸乳酸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按0.4~0.6: 0.1~0.3:0.6~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所述的组合物为液态剂。
在预防时,将制备的液态剂按38~42kg/亩的量喷洒在养殖池中,治疗时,将制备的液态剂按100~150kg/亩的量喷洒在养殖池中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学院,未经南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牙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蒙药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