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量子点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2070.5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严生;吴文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科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6 | 分类号: | G02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紫外 截止涂层 量子点 高低折射率 截止功能 反射型 封装层 阻水 反射 高分子聚合物 截止 高分子结构 高分子涂层 聚合物单体 量子点材料 引发剂用量 反射功能 近紫外光 量子点层 密度梯度 上下两层 引发条件 聚合胶 阻隔层 波段 功耗 固着 两层 色域 薄膜 匹配 组装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量子点膜,它包括PET基膜(101),量子点层(102),阻水封装层(103)以及固着在PET基材表面的近紫外截止涂层(104)构成,上下两层为PET基材,近紫外截止涂层可以涂布在PET基材的一面,也可以涂布在阻水封装层的表面,两层薄膜阻隔层之间涂布具有量子点材料的聚合胶,近紫外截止涂层是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涂层,利用高分子结构组装,形成分子密度梯度差,进而实现高分子聚合物内部高低折射率差,利用不同的聚合物单体组合、引发剂用量及引发条件的控制,可实现高低折射率匹配,达到400‑450nm波段的部分反射,实现近紫外截止功能,本发明的量子点膜不仅具有近紫外截止功能;同时反射的近紫外光还可以提高色域,提高亮度、减少功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量子点膜。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荧光材料,由于其具有发光峰窄、发光颜色可调等特点而使其非常适合于显示领域,因而,将量子点应用于液晶背光结构成为背光技术研究的新热点之一。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是3M公司提出的在量子点材料成膜后搭配蓝色LED光源的背光模块结构,它已开始被应用到液晶显示器当中。当前,国内外知名显示器厂商,包括三星、LG、TCL、海信,京东方等都已将研究重心逐步转移到量子点背光技术上,并开发出相应的量子点电视。
目前,量子点膜技术是利用蓝光激发量子点发出绿光和红光,由于激发光源蓝光较强,部分光会转变成热量,部分光会透过屏幕到达人眼中,人眼在长时间看量子点电视或其它显示器时会出现干涩、模糊等症装,小孩在长时间看量子点显示器件时,蓝光会使眼球固化,造成近视或其它眼病。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量子点膜,利用高分子结构组装,形成分子密度梯度差,进而实现高分子聚合物内部高低折射率差,利用不同的聚合物单体组合、引发剂用量及引发条件的控制,可实现高低折射率匹配,达到400-450nm波段的部分反射,实现近紫外截止功能;同时反射的近紫外光还可以提高色域,提高亮度、减少功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吸收型近紫外截止膜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量子点膜,该反射型近紫外截止膜工艺简单,成本低,透明度高,可达到400-450nm波段的部分反射,同时反射的蓝光还可以提高色域,提高亮度、减少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PET基膜(101),量子点层(102),阻水封装层(103)以及固着在PET基材表面的近紫外截止涂层(104)构成,上下两层为PET基材,近紫外截止涂层涂布在PET基材的一面,阻水封装层涂布在PET基材的另一面,两层薄膜阻隔层之间涂布具有量子点材料的聚合胶;所述的近紫外截止涂层近紫外截止涂层是具有反射功能的高分子涂层。
如上所述高分子涂层包括,氢键的给体或受体,非手性可聚合单体、手性可聚合单体和溶剂,通过聚合成为交联聚合物网络;非手性可聚合单体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1~50%wt之间;手性可聚合单体的组分质量百分比在1~70%wt之间;溶剂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1~80%wt之间;进一步,加入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0~10%wt之间的引发剂,加快聚合速度;加入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0.0001~5%wt之间的润湿流平剂,改善高分子与基材的结合能力及成膜性。
如上所述氢键的给体或者受体,含有氨基、亚胺基、硝基、羟基、羧基、吡啶基、哌啶基、异烟酸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基团。
如上所述手性可聚合单体的手性基元为手性异戊醇、手性仲辛醇、手性苯基乙二醇、6-氯-4-甲基-1-己醇、6-溴-4-甲基-1-己醇、异山梨醇、脱水甘露醇和联萘二酚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科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科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2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可调的超构表面结构彩色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反射型近紫外截止扩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