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质手绢的刺绣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1560.3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叶绣工艺厂 |
主分类号: | D05C17/00 | 分类号: | D05C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孙茂义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绢 纱质 刺绣工艺 图案标志 绣制 熨斗 绿色环保 使用寿命 水中浸泡 图案边缘 纱线 变形的 粘合 基布 胶粘 图样 熨烫 去除 核对 面料 图案 补充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纱质手绢的刺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用厚度在0.3‑0.5mm的纱质手绢,将图案标志在纱质手绢上,并且将手绢上的图案边缘使用深色纱线进行勾框架;(2)选取不同的颜色进行图案绣制,采用该密则密,该稀则稀的手法进行绣制;(3)检查有无漏绣的情况,及时对漏绣的部分进行补充,补绣完成以后及时对照图样进行核对,防止错绣;(4)将纱质手绢与胶粘基布使用熨斗熨烫粘合;(5)手绢修好以后,在碱性水中浸泡去除图案标志。此刺绣工艺面料挺,短时间内不会造成手绢变形的问题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纱质手绢的刺绣工艺。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中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刺绣最早出现在衣服上,后来发展到刺绣到手绢上,但是一般纱质手绢面料不挺,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质手绢的刺绣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纱质手绢的刺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用厚度在0.3-0.5mm的纱质手绢,将图案标志在纱质手绢上,并且将手绢上的图案边缘使用深色纱线进行勾框架;
(2)选取不同的颜色进行图案绣制,采用该密则密,该稀则稀的手法进行绣制;
(3)检查有无漏绣的情况,及时对漏绣的部分进行补充,补绣完成以后及时对照图样进行核对,防止错绣;
(4)将纱质手绢与胶粘基布使用熨斗熨烫粘合;
(5)手绢修好以后,在碱性水中浸泡去除图案标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图案标志在纱质手绢上,可以通过印染或者手绘的形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熨烫时间为1-3分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熨烫温度为60-8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浸泡水温为2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纱质手绢的刺绣工艺,此刺绣工艺面料挺,短时间内不会造成手绢变形的问题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种纱质手绢的刺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用厚度在0.3-0.5mm的纱质手绢,将图案标志在纱质手绢上,并且将手绢上的图案边缘使用深色纱线进行勾框架;
(2)选取不同的颜色进行图案绣制,采用该密则密,该稀则稀的手法进行绣制;
(3)检查有无漏绣的情况,及时对漏绣的部分进行补充,补绣完成以后及时对照图样进行核对,防止错绣;
(4)将纱质手绢与胶粘基布使用熨斗熨烫粘合;
(5)手绢修好以后,在碱性水中浸泡去除图案标志。
优选的,所述的图案标志在纱质手绢上,可以通过印染或者手绘的形式。
优选的,所述的熨烫时间为1-3分钟。
优选的,所述的熨烫温度为60-80℃。
优选的,所述的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叶绣工艺厂,未经苏州市叶绣工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1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绣用绝缘纤维面料
- 下一篇:一种纺织印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