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0465.1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林英;洪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兴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1N21/8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2343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屏 背光源 模组 表面 缺陷 自动 光学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TFT-LCD液晶显示屏已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文本与图像显示,其中的背光源模组是液晶显示屏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源类型按光源类型划分主要有EL、CCFL及LED3种,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底背光式)。其基本结构由灯管、灯管反射片、导光板、底反射板、扩散片、交叉棱镜膜、上保护膜等薄片型光学零件组成。背光源模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技术原因,会产生多种缺陷,如各光学膜片上的外来杂质和表面划伤等,这些缺陷的产生将对液晶显示屏的使用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零件制造与部件组装过程中的成品率,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背光源模组各光学膜片的微观和宏观缺陷,进行100%实时在线自动检测。基于自动光学检测技术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由于不需要或较少需要人工干预,是一种自动化、高性能的检测方法,是实现100%实时在线自动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当前发展最快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之一,已经在液晶显示屏、钢板轧制、纺织品等生产过程中得到逐步应用。
目前国内背光源模组的在线检测,不少厂家还是采用人工目视检测,不仅难以降低生产成本,也难以保证液晶显示屏的制造质量。随着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采用自动光学检测技术检测背光源模组的表面缺陷,是当前背光源模组器件制造与部件组装产业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屏背光源模组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中间安装有传送带,所述机箱前端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一侧安装有触摸屏,所述机箱下方安装有工控机,所述触摸屏电性连接于工控机,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三轴滑台,所述三轴滑台上安装有高速相机,所述机箱内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于传送带上方,所述支架后端连接有自动平移机,所述三轴滑台、高速相机、照明灯和自动平移机分别电性连接于工控机。
优选的,所述箱门一侧铰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位于触摸屏下端,所述垫板上端通过锁扣连接于箱门,所述垫板内侧粘贴有与触摸屏相匹配的泡棉垫。
优选的,所述机箱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报警灯,所述报警灯为三色声光报警灯,所述报警灯电性连接于工控机。
优选的,所述自动平移机进料口与传送带后端对接,所述自动平移机出料口分别连接有良品轨道和不良品轨道。
优选的,所述良品轨道后端设有物料桌,所述物料桌上设有良品物料盒和不良品物料盒。
优选的,所述物料桌中间位置嵌有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面积大于背光源模组。
优选的,所述机箱内部另一端安装有背光灯,所述背光灯设于传送带下方,所述背光灯电性连接于工控机。
优选的,所述背光灯上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上安装有半球形透镜。
优选的,所述工控机内部包括主控CPU模块、图像采集处理模块、三轴滑台控制模块和照明光源控制模块,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三轴滑台控制模块和照明光源控制模块均电性连接于主控CPU模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表面缺陷自动光学检测系统通过工控机内部预设背光源模组标样,对比相机捕捉到的背光源模组图像,识别精度高,处理效率高,将光学传感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集成运用,执行背光源模组生产过程中的测量、检测、识别任务;
2、本发明通过自动平移机用于区分良品和不良品,并分线传输避免混放,减少人工识别的误差,且自动平移效率高,代替手工作业,减轻检验员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光学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像采集处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兴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兴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