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组件在板装置、其装配方法及在板设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30014.8 | 申请日: | 2017-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9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18;H05K3/36;H05K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装置 装配 方法 设计 | ||
一种光组件在板装置,包括:光组件以及一个柔板;柔板电性连接光组件到印制电路板,实现光组件的至少两个通道的电气信号的传输。采用一片式柔板设计,简化了光组件在板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板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组件在板装置、其装配方法及在板设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低速率光模块内部的光组件采用破板方式装配,如图1所示,其中,光组件102通过破板方式装配在电路板101上。然而,该方式存在光组件手工焊接、维修难度大、产品结构限制多等诸多问题,多用于产量不高、功能单一、小尺寸的光模块类产品设计。
设备商在BOB(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 on board,双向光组件在板)设计上采用顶装方式,如图2所示,其中,BOSA(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双向光组件)202通过顶装方式装配在电路板201,BOSA 202的发送管脚203和接收管脚204电性连接至电路板201。顶装方式改变了传统光模块的生产方式,将光模块生产、校准、测试等环节合并到整机生产制造过程中,压缩产业链长度,整合测试指标要求,支持BOSA自动化生产,取得技术和经济上的双赢。
然而,由于45°合分波光路的设计限制,顶装BOSA存在接收管脚或发送管脚的长度过长问题,比如图2所示的发送管脚203较长。较长的管脚引入较大的寄生电感感量,引起信号过冲、振铃等问题,降低传输信号质量。而且,对于高速信号如2.5Gbps以上信号,管脚过长对发送信号眼图质量及接收灵敏度指标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组件在板装置、其装配方法及在板设计装置,采用一片式柔板设计,简化了光组件在板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组件在板装置,包括:光组件以及一个柔板;所述柔板电性连接所述光组件到印制电路板,实现所述光组件的至少两个通道的电气信号的传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组件在板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
将光组件定位在印制电路板上;
采用预弯成型的一个柔板电性连接所述光组件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以实现所述光组件的至少两个通道的电气信号的传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板设计装置,包括:
光组件、一个柔板以及印制电路板;所述柔板电性连接所述光组件到所述印制电路板,实现所述光组件的至少两个通道的电气信号的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一片柔板将光组件电性连接到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 Board),实现光组件的至少两个通道的电气信号的传输。如此,通过一片式柔板实现一次性免定位装配,压焊刀一次定位,简化了光组件在板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工时,支持自动化焊接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组件的破板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光组件的顶装方式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组件在板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组件在板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组件在板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组件在板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0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焊盘的万用实验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改善PCB钻孔质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