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行星式轮转传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029735.7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0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施政;薛贵军;姚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16H37/06 | 分类号: | F16H37/06;F16H57/023;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功能 行星 轮转 传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行星式轮转传送装置,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包括公转传送单元、行星式传动单元和多个自转锁紧单元,公转传送单元负责完成物料的轮转移动,自转锁紧单元负责完成物料的自动锁紧与松脱,行星式传动单元负责完成物料传送过程中的自转运动。该装置可对小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物料进行快速自动装卡与传送,在传送过程中可控制物料做自身旋转运动,物料到位后自动停止自转运动并解除装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行星式轮转传送装置,属于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当中,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物料传送技术作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一项分支技术,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流程或指令自动进行物料传送与运动控制。目前,传统的物料传送方式主要为流水线设备,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的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 传统流水线设备通过牵引件、承载构件、张紧装置等传统机械结构构筑框架,通过阀门与改向装置可以控制物料的传送方向,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物料的传送速度,能够完成物料的整体宏观传送。传统流水线设备十分适合普通大宗物料的运输,如液体灌装、食品包装、普通制造零件等领域,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但在某些特定应用领域当中,传统流水线设备有其独有的缺点,即虽然能够完成物料整体传送,但是缺乏对物料自身运动及姿态的精确控制手段。
尤其是在一些应用场合,如医药、食品以及一些特种加工领域,物料在回转传送的过程中同时需要保持特定自身的旋转运动,并且在到达相应站位的同时解除自转运动,以方便机械手或其他传送装置进行抓取。首先,物料传送过程中往往为堆栈队列式传送,物料数量重多,在进行回转传送的公转运动同时,需要实现多个物料的自转运动,涉及到对多个轴系的运动控制,难度较大。其次,由于物料存在自转运动,在装卡时需要自动定位锁紧并且在到位之后需要自动松脱停转,这更是传统流水线设备无法实现的功能。最后,物料的自转运动的启动与脱离不能影响公转传送运动,两种运动需要实现各自控制,相互脱离且无互锁关系,以达到缩短物料运送节拍,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目前的传统流水线设备只能实现物料的宏观移动,无法实现物料在传送过程中的自转运动。
发明内容
基于传统流水线设备的弊端,为解决这种物料传送过程中的特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行星式轮转传送装置,可对小型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物料进行快速自动装卡与传送,在传送过程中可控制物料做自身旋转运动,物料到位后自动停止自转运动并解除装卡。
为了实现本发明,其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行星式轮转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公转传送单元、行星式传动单元和多个自转锁紧单元;具体结构为:
公转传送单元包括公转体1、上托板2、下托板3、连杆4、公转传动组件、第一减速机7、伺服电机8及顶升滑轨9,上托板2与下托板3之间通过连杆4固定连接,构成整个装置的支撑单元,公转传动组件安装于上托板2上方,公转体1与公转传动组件的转动部固连,其旋转轴线即为装置的公转轴线,公转体1上设有多个自转锁紧单元的安装位,当公转运动发生时,支撑单元固定不动,伺服电机8通过第一减速机7驱动齿轮通过公转传动组件带动公转体1进行公转运动,顶升滑轨9安装在下托板3上表面,顶升滑轨9处装有检测开关,检测自转锁紧单元到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9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