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7631.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崇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渠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水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应用于农村的水渠都是不透水的钢筋混凝土渠道板,渠道板之间砂浆勾缝密封,在渠道板空间内形成完全密封的蓄水体系,这样水土分离,水和周围环境隔离开来,不能充分发挥水的作用。同时渠道基础较差,很容易形成暗流,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依靠灰土层和泥浆层形成封闭蓄水空间,渠道侧板和渠道底板只发挥骨架作用,形成水土不分离的环境友好型渠道,其不仅可以发挥一般渠道输水运水的功能,还可以高效存蓄水资源,具有一定小型水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给水生动植物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形成一个良好的小型生态系统,发挥出水渠的最大的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渠结构,包括水渠本体,水渠本体的底部为灰土层,水渠本体的底部的表面上覆盖一层泥浆层,泥浆层平铺在灰土层上,水渠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渠道侧板,所述渠道侧板为中空的箱形结构,渠道侧板的顶部具有镂空结构,渠道侧板的侧面上开凿有多个通孔,渠道侧板远离水渠本体的一侧回填土形成回填土层,在泥浆层上,相对的两个渠道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渠道底板,渠道底板为中空的箱形结构。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泥浆层是为了减小灰土层的渗透性,增加渠道的蓄水能力,水渠修建好后,正常通水时,泥浆层能够得到自然补充;渠道侧板和渠道底板的采用主要是是为了让土和水有充分的接触,以避免现有水土分离的问题;通过依靠灰土层和泥浆层形成封闭蓄水空间,渠道侧板和渠道底板只发挥骨架作用,形成水土不分离的环境友好型渠道,其不仅可以发挥一般渠道输水运水的功能,还可以高效存蓄水资源,具有一定小型水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给水生动植物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形成一个良好的小型生态系统,发挥出水渠的最大的效益。
进一步,渠道侧板的下部设有异形板脚,异形板脚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异形板脚的直角梯形的锐角形成异形板脚的凸角,异形板脚与渠道侧板自为一体,异形板脚的凸角朝向远离渠道本体的一侧。异形板脚的设置能够增加渠道侧板的结构稳定性和位置稳定性,即在回填土时,回填土层的土会将主要的挤压力集中于异形板脚处,并且以垂直于渠道侧板的的方向对渠道侧板施加挤压力,由此保证了渠道侧板的结构和位置稳定性,增加其耐用性,其中,渠道侧板内可以填充一定量的土石,以进一步提高渠道侧板的自身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渠道底板包括第一渠道底板和第二渠道底板,第一渠道底板的上下两个端面开口形成通槽,在铺设第一渠道底板时,第一渠道底板的开口于基坑的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第二渠道底板为封闭式箱形结构。
进一步,为了增加水渠的透水性,提高水和土的结合效果,渠道侧板和渠道底板均采用透水混凝土制成,要求透水混凝土的孔隙为大孔隙。
本发明的一种水渠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渠道设计宽度和深度开槽,形成基坑;
步骤2、向基坑底部铺上灰土层并摊铺压实,然后向基坑两侧摊铺灰土层并压实,要求分层压实;
步骤3、步骤2完成后,整形基坑,然后在灰土层上覆盖一层泥浆形成泥浆层,要求泥浆层的厚度不小于5cm;
步骤4、步骤3完成后,做好基坑防水工作,直至泥浆层被风干;
步骤5、泥浆层风干后,开始安装渠道侧板和渠道底板,将渠道侧板和第一渠道底板按设计装配在一起,然后沿基坑的纵向方向上,将渠道侧板和第一渠道底板铺装在基坑的周围,要求,渠道侧板的异形板脚的凸角朝向基坑的外部;
步骤6、渠道侧板安装完成后,向渠道侧板的两侧回填灰土压实,直至将渠道侧板的异形板脚完全掩盖为止;
步骤7、步骤6完成后,在渠道侧板远离基坑的一侧回填土以形成土护肩,整形后即可,其中,要求渠道侧板上部的回填土的紧密度达到要求,以防止在渠道侧板的两侧形成通长的暗流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在步骤2中,灰土层的厚度为不小于30cm,灰土层所用的灰土内含有4wt%的黏土,要求采用颗粒较均匀,粒径较小的黏土,黏土的使用能够增加灰土自身的黏性,并减小自身的孔隙率。
进一步,在步骤5中,沿基坑的纵向方向上,每隔10-20m处的第一渠道底板替换为第二渠道底板,以防止在渠道底板中间形成通长的暗流,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为了防止在渠道侧板的两侧形成通长暗流,在步骤6中,回填灰土时,每隔10-30m,在渠道侧板的异形板脚处回填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7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临时越冬保温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浇注式抗震动耐扭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