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操作信息识别及确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6846.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邓选民;王小平;余伟;尹伟;张浩;郑林;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操作 信息 识别 确认 系统 | ||
发明公开了变电站操作信息识别及确认系统,包括被操作设备的辅助开关至监控后台之间形成的二次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现场信息提取装置、后台信息提取装置、移动终端,其中,现场信息提取装置:用于在被操作设备现场位置获取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并将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编码后发送给移动终端;后台信息提取装置:用于获得监控后台中的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并将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编码后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在操作被操作设备时,使得设备发生位置变化后,接收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和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并将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和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出。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变电站倒闸操作自动化检测技术,具体涉及变电站操作信息识别及确认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进行设备倒闸操作(拉、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时,其操作规程要求设备的位置变化信息不仅要在设备本体上观察(一次设备分、合闸指示),还要在监控后台上观察(二次设备分、合闸指示),且当两者的位置变化同步,才能确认设备操作成功。
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变电运维室各操作队在进行倒闸操作时,一般每组配置3人同时进行,其中2人进行现场操作,1人在主控室观察监控后台信息,现场操作人员和监控后台人员之间电话沟通设备操作信息。当操作人员不足时,一般每组配置2人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进行现场设备操作后,回到主控室观察监控后台的变化信息,如两边信息不对应(一次设备分、合闸指示已经变位成功,二次设备分、合闸指示未变位),则又返回现场进行重复操作,如此往返,直到设备操作成功或判断设备故障为止,再进行下一项操作,且在观察时,很难观测到位置变化同步进行,需要繁杂的记时操作。
从以上实际情况可以看出,3人组方式的人员使用效率不高(约浪费50%),2人组的方式工作效率更是非常低效,往返操作现场与主控室之间的时间至少5倍于操作时间(视变电站规模和场地大小可能更长),现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的变电站已经实现全无人值班,操作人员的定员标准发生变化,每个操作人员都是极其宝贵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变电站操作信息识别及确认系统,利用同步传输数据的方式,将设备本体上的动作转为数字信号(一次设备分、合闸指示)同时获得监控后台上的数字信号(二次设备分、合闸指示),同步传输到一个设备中进行识别判断,以此解决传统多人配合的复杂操作。
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变电站操作信息识别及确认系统,包括被操作设备的辅助开关至监控后台之间形成的二次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现场信息提取装置、后台信息提取装置、移动终端,其中,
现场信息提取装置:用于在被操作设备现场位置获取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并将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编码后发送给移动终端;
后台信息提取装置:用于获得监控后台中的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并将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编码后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用于在操作被操作设备时,使得设备发生位置变化后,接收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和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并将设备现场操作信息A和设备现场操作信息B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出。
本发明经过详细调查和设计,提出变电站操作信息识别及确认装置,可完全消除上述浪费和低效现象。
上述方法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8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