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剩余油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6454.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义常;徐怀民;高兴军;王超;孙廷彬;杨乐朋;宁超众;宋本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焕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剩余油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岩心样品和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岩心数据和/或测井数据;
根据所述岩心样品和所述目标数据,将目标区域的单井划分为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其中,所述多个孔喉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二:大孔中喉、大孔细喉、大孔微喉、中孔中喉、中孔细喉、中孔微喉、小孔中喉、小孔细喉、小孔微喉;
从所述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获取多个孔喉结构类型样品;
对所述多个孔喉结构类型样品进行驱替实验,确定目标区域的单井中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的剩余油量分布特征;
其中,根据所述岩心样品和所述目标数据,将目标区域的单井划分为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包括:对所述岩心样品进行岩心测试,获得岩心测试结果数据,其中,所述岩心测试结果数据包括:岩心压汞数据、岩心渗透率数据和铸体薄片资料;根据所述岩心压汞数据、所述岩心渗透率数据,建立关于微观喉道的第一划分阈值,其中,所述第一划分阈值用于划分多个喉道类型;根据所述岩心压汞数据、所述铸体薄片资料,建立关于微观孔隙的第二划分阈值,其中,所述第二划分阈值用于划分多个孔隙类型;按照所述第一划分阈值和所述第二划分阈值,根据所述岩心数据和/或所述测井数据,将目标区域的单井划分为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岩心压汞数据、所述岩心渗透率数据,建立关于微观喉道的第一划分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岩心压汞数据、所述岩心渗透率数据,建立交会图;
通过所述交会图,确定所述岩心样品中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统计数据的斜率拐点,并将所述斜率拐点作为所述第一划分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道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中喉类型、微喉类型、细喉类型;所述第一划分阈值包括:5微米、2微米;相应的,喉道半径大于5微米的为中喉类型;喉道半径小于2微米的为微喉类型;喉道半径大于等于2微米且小于等于5微米的为细喉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岩心压汞数据、所述铸体薄片资料,建立关于微观孔隙的第二划分阈值,包括:
利用所述铸体薄片资料,确定所述岩心样品中的孔隙直径;
根据所述岩心样品中的孔隙直径、所述岩心压汞数据,确定所述第二划分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大孔、小孔、中孔;所述第二划分阈值包括:100微米、20微米;相应的,孔隙直径大于100微米的为大孔;孔隙直径小于20微米的为小孔;孔隙直径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100微米的为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个孔喉结构类型样品进行驱替实验,确定目标区域的单井中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的剩余油量分布特征,包括:
对所述多个孔喉结构类型样品分别进行微观刻蚀薄片驱替实验,得到实验结果;
根据所述实验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单井中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的剩余油量分布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目标区域的单井中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的剩余油量分布特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单井中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的剩余油量分布特征,对所述目标区域的单井中多个孔喉结构类型区域分别采用对应的挖潜措施进行原油开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为滨岸相砂岩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4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石脆性指数获取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土壤检测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