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馏分油的加氢精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6273.3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斌;李明丰;龙湘云;聂红;李大东;王轶凡;鞠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2 | 分类号: | B01J23/882;B01J23/883;B01J27/19;B01J29/16;B01J35/10;B01J37/02;B01J37/08;B01J32/00;C10G45/04;C10G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精制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馏分 | ||
1.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含有无机耐火组分、加氢脱硫催化活性组分和羧酸;
其中,所述无机耐火组分由改性元素、无定型硅铝和/或分子筛以及氧化铝组成;所述改性元素选自氟、锆、钛、硼、镁、钙和锌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催化剂具有4-40nm的孔径和100-300nm的孔径,其中,孔径在4-40nm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60-95%,100-300nm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0.5-30%;
所述无机耐火组分由将含有改性元素的前驱体、无定型硅铝和/或分子筛以及氧化铝前驱体混合并焙烧获得;
其中,所述氧化铝前驱体为拟薄水铝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氢脱硫催化活性组分为第VIII族金属元素和第VIB族金属元素;且在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中,以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第VIII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为2-20重量%;第VIB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为20-7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第VIII族金属元素选自铁、钴、镍、钌、铑和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第VIB族金属元素选自铬、钼和钨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在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中,以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第VIII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为4-15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在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中,以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并以氧化物计,第VIB族金属元素的含量为30-5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孔径在4-40nm 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75-90%,孔径在100-300nm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5-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成型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的形状为圆柱形、三叶草形、四叶草形或蜂窝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0-250m2/g,总孔体积为0.2-0.8mL/g,平均孔径为10-30nm。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催化剂还具有2-4nm的孔径,2-4nm的孔体积不超过总孔体积的3%。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所述无定形硅铝中二氧化硅含量为5-30重量%;所述分子筛为氢型分子筛,且以氧化钠计的钠元素的含量不高于0.5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以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所述无机耐火组分含量为5-75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以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所述无机耐火组分含量为25-60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以无机耐火组分的干基重量为基准,无定型硅铝和/或分子筛的含量为5-50重量%,所述改性元素的含量为0.2-15重量%,氧化铝余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其中,以无机耐火组分的干基重量为基准,无定型硅铝和/或分子筛的含量为10-30重量%,所述改性元素的含量为0.4-10重量%,氧化铝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2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