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自动化的滴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6162.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凌睿 |
主分类号: | G01N31/18 | 分类号: | G01N31/18;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自动化 滴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精度自动化的滴定装置。
背景技术
滴定管(burette)分为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前者用于量取对玻璃管有侵蚀作用的液态试剂;后者用于量取对橡皮有侵蚀作用的液体。滴定管容量一般为50mL,刻度的每一大格为1mL,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故每一小格为0.1mL。精确度是百分之一。即可精确到0.01ml。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靠底部的读数较大。高中化学实验仪器,传统的滴定管,需要肉眼进行读数,滴定时需要时刻注意滴定的容量,防止滴定过量,导致实验失败,这样存在人为读数误差大,滴定时需要时刻关注滴定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在这一步骤中,导致整体实验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化的滴定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精度自动化的滴定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传动杆的传动杆卡扣,传动杆卡扣与传动杆之间可拆卸;外壳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定位导向杆和第二定位导向杆,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包括有用于显示的显示器,用于设置测量零位的复位键,还包括有用于启动设备的确认键,控制面板设置有用于输入数据的数字键;动力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电缆与控制面板信号连接,动力装置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输入端通过电缆与充电线圈相连,蓄电池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电力连接;动力装置还包括步进电机和变速器,步进电机设置在外壳,步进电机的转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变速器的输出轴穿过外壳与传动杆卡扣相连。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自动化的滴定装置的优选方案,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通过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与步进电机相连,控制电路与控制面板信号相连,控制电路通过电缆连接有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与蓄电池相连,电源管理电路通过充电电路与充电线圈相连。
进一步地,包括滴定管筒,滴定管筒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与滴定管筒内壁相配合,活塞的中心设置有传动杆,活塞上的侧面还设置有定位导向杆和滑动标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导向杆包括固定导向环、固定导向杆;固定导向环设置在活塞上,固定导向杆与固定导向环活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杆至少包括一个螺纹传动杆,传动杆还包括有多个螺纹传动环,螺纹传动杆与螺纹传动环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螺纹传动环之间通过传动环螺纹配合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有充电器外壳,充电器外壳的侧面开有电源线孔,充电器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发射交变磁场的电磁发射线圈,电磁发射线圈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的高频逆变器,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交流转换成直流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连接有降低电压的降压电路,降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线。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上还设置有防脱装置,螺纹传动杆的传动杆螺纹末端螺纹牙中设置有防脱外壳、防脱杆,防脱外壳为圆柱中空结构,防脱杆活动套设在防脱外壳内,防脱外壳与防脱杆之间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用于防脱杆复位的弹簧;防脱杆的顶部设置有滑动球槽,滑动球槽内活动设置有滑动球;螺纹传动环的传动环螺纹末端螺纹槽中开有一凹槽,凹槽的一侧垂直一环面,凹槽的另一侧通过平滑曲线与螺纹槽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标尺包括主尺和副尺,副尺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副尺上设置有滑道上,主尺滑动连接在副尺的滑道上;主尺设置有主尺刻度,副尺上开有读数窗,读数窗的一侧设置有副尺刻度;主尺通过副尺的滑道与副尺相连时,主尺刻度在读数窗内,主尺刻度的一侧和副尺刻度的一侧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杆、螺纹传动杆和副尺。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与滴定管筒配合连接形成盛放溶液的容置腔,滴定管筒的底部通过连接头与滴定小管相连,滴定小管上设置有阀门,阀门底部连接有滴定针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滴定管中设置自动滴定装置,从而能实现滴定的自动化进行,能节省实验时间,减少滴定时的劳动强度;
2、通过在滴定管中设置自动滴定装置,从而能提高滴定精度,不会出现滴定过量导致实验失败的问题;
3、通过设置防脱装置,从而能使用多节螺纹组合成一根传动杆,减小传动杆的长度,提高传动距离,提高设备结构的紧凑性,便于运输和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凌睿,未经张凌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