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5797.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燕文明;汪金成;王汗;钱宝;肖潇;宋爽;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2;C02F3/3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斗 助力 生态 修复 系统 | ||
1.一种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截净化单元、漏斗集水净化单元、翻斗助力曝气单元和远程植物修复单元;拦截净化单元包括拦截坎、拦截净化网、固定桩;漏斗集水净化单元包括漏斗、基质、植物、集水管;翻斗助力曝气单元包括翻斗、隔板、齿条、齿轮轴、圆盘、拉杆、活塞、排气管、单向阀;
拦截坎顶部设置拦截净化网,固定桩竖直设置,两个固定桩之间设置有横梁,漏斗连接固定在拦截坎和固定桩上,漏斗中填充有基质,漏斗的上底面四周水平并留有栽种孔,便于种植植物;集水管上端连接漏斗底部,下端伸向翻斗;翻斗呈倒三角型,翻斗底部悬挂在固定桩的横梁上,翻斗中间设有隔板,翻斗两侧对称布置曝气装置;齿轮轴一端固定在拦截坎上,另一端架在齿条上进行传动,齿条呈曲线形,一端固定在翻斗侧面中心,另一端闭合,防止与齿轮轴脱离;圆盘与齿轮轴同心连接,圆盘两端设有拉杆,拉杆与活塞相连;活塞侧面设有排气管,顶部设有单向阀;随着翻斗内水体的增多,在重力作用下,翻斗向一侧倾斜,齿轮轴与齿条传动,并带动圆盘转动,拉杆进而带动活塞运动,压缩空气通过排气管在水中形成气泡,增加水中溶解氧,同时,该侧水体流出,翻斗另一侧集水,并带动翻斗向另一侧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坎采用砂壤土构筑,整体高度随水深设置,底部呈直角梯形;固定桩与拦截坎同高,间距依据河道宽度进行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净化网为双层结构,由穿有沸石和陶粒的棉纶网线制成,拦截净化网最高处高于水面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条,所述拦截净化网挂置在支条上,支条底部镶嵌在拦截坎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位于距拦截坎和固定桩顶部15 cm处,用于固定漏斗;漏斗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在拦截坎和固定桩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为棱台结构,窄口朝下,漏斗的材质为陶土;所述基质由陶化营养土和砂质壤土混合而成,有利用微生物的挂载,从而形成生物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底面与水平面呈15-20度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植物修复单元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黑藻、菹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种植在曝气管道两侧,随着水体环境的改善,后期向两侧延伸种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斗式助力曝气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水葱、香蒲、芦苇中的一种或几种,种植在河道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未经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57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